长江网讯(记者 吴吟溪 通讯员 屈玮)自7月2日晚那场特大暴雨过后,洪山区洪山街李家桥社区书记汪云普已经两天两夜没有合过眼,他带领着社区突击队一直驻扎在汤逊湖马咀大堤上,装沙袋、运砂石、铲泥土,脚上的一双解放鞋已经成了“泥鞋”。
汪云普(中)与社区突击队驻扎在汤逊湖马咀大堤上
1983年,21岁的汪云普从部队退伍,回到生养他的李桥村(如今的李家桥社区)做个体户生意,1999年被推选为村支书,十几年如一日驻守在基层,一做就是17年。
“虽然这只是个土堤,却是守护四方百姓的命门!”汪云普语重心长地说道。马咀大堤的对岸就是文化大道,一旦溃堤,将会殃及周边25000多亩土地,影响周边包括保利心语、融科智谷、省农科院在内的十几万居民出行安全。
马咀大堤是在50年代末修建起来的一个土堤,全长约1.1公里,每发一次洪水,李桥村的村民们就往上面堆一些砂石,但是这远远不足以对抗今年的持续降雨。“今年的洪水比98年的来得更猛”,汪云普说,他每时每刻关注着水位上涨情况,目前,水位离堤面只剩下不到20公分。
昨晚到今天,又涨了6公分,今天早上5点钟不到,洪山街板桥社区和马湖社区的突击队也过来增援?!八俣缺匦爰涌?”汪云普说完,又赶紧投入到护堤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