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空降服务app免费版-初中生200块钱可以约,51品茶最新,51茶楼最新版本

暴雨停歇 阳光明媚 洪山区的他们是这样的……
2016-07-09 22:56:00 来源:

长江网讯(通讯员 李涛 肖满 马天添 刘鑫 方丽玲 李渊兴 吴娟 记者 吴吟溪)

张家湾63名党员开展社区消毒行动

内涝虽已逐渐消退,但社区道路和草坪上还是一片狼藉,散发出淡淡的恶臭味。7月9日,洪山区张家湾街农科院社区63名党员开始对社区进行打扫和消毒。

他们顶着烈日,耐着高温酷暑,拿着扫帚、喷雾器等消毒工具,沿着小区内的道路、草坪,开展垃圾清理和消毒工作。

在党员的带领下,越来越多的小区居民也加入到了志愿服务行列。一名老大爷主动为志愿者送来矿泉水,激动地说:“感谢你们的辛勤劳动,你们不愧是我们社区的好党员”。

据悉,张家湾农科院社区下一步会组织更多的党员,参与到抗渍救灾工作中,为居民提供更加贴心服务。

冰火两重天 坚持巡堤放弃清凉片刻

“你们太辛苦了,指挥部里有电扇,进去歇歇脚?!辈还鼙鹑嗽趺慈八?,在东亭村巡堤的谭文学等人始终没有进来。

随着天气转晴,武金堤上的温度骤升,闷热的空气夹杂着往来车辆卷起的灰尘,让不少巡堤人员都感到有些吃不消。其实,指挥所里面有台电风扇,但12个小时的巡堤过程中,谭文学等人没有一次走进去享受片刻的清凉。

与谭文学一起来的24人,都是梨园街东亭村的村民,他们24小时值守,不间断巡堤,把责任牢记心中。

“过去我们是洪山乡第一哨,现在划分到梨园街,我们还是要做第一哨”谭文学坚定地说,“再苦再难,我们都要坚持到底?!?/p>

孩子们在“新”家园认真写作业

洪山区南湖地区渍水较严重的保利社区,一共准备了3个群众转移安置点,板桥中学是最大的一个,该校6间大教室被改成临时安置点。

在这些安置居民中,不乏刚刚放暑假的学生,他们在略显喧嚣的安置点房间内认真地写作业,引起了不少大人点赞。

一位负责转移安置工作的区民政局工作人员表示,“孩子真棒!明天阿姨来看你们的时候会给你们带好吃的,好好加油……”

24小时都是“第一时间”

7月9日零时57分,一阵急促的手机铃声响起?!拔颐腔缪膊槎臃⑾忠淮ο涨?,距离哨棚靠东52米处,迎水面水位回落时堤坝不断有水涌出,水质清澈,疑似管涌?!?/p>

10分钟后,防汛人员赶到现场堆砂石袋处理险情;1时15分,险情得到控制,华电巡查队继续巡堤工作,并留下专人监视,随时通报险情。短短18分钟,虽是深夜,但从发现险情到上报,现场勘查、处理,每一环节都在第一时间完成,通过及时有效处理,险情得到有效控制。

在最容易疲劳的深夜,梨园街堤段的工作人员们,始终没有放松警惕,24小时都是第一时间,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确保大堤安全,确保将隐患消除在第一时间。
父子同守堤 单位婉拒一家四口堤上“团聚”

父亲在武金堤坚守,儿子主动请缨,值守武金堤段,一片江水,传递着父子亲情。

陶巍是梨园街一名普通干事,看到同事防汛、扛沙袋抢险的照片,当过兵的他彻夜难眠?!拔沂且幻吃?,当兵时就抢过险,现在任务来了,我怎么能站在后面。”7月4日,陶巍找到了街工委书记熊贤斌,要求替换值守的同事。

当天下午,陶巍就出现在了武金堤上。在突击队名单上,眼尖的熊贤斌发现,陶巍的母亲和妻子的名字也在列。

“这怎么行,都上堤了,家里老人怎么办呢?!本啻稳八担瘴〉哪盖缀推拮硬攀栈亓松系痰那肭?。但很快,社区便多了两个忙碌的身影,母亲带队在包点社区一遍遍排查渍水情况,组织居民自救;妻子在任职的省电社区坚守岗位,把慰问物资送到居民手中。

据了解,陶巍一家三代人都当过兵。在知道防汛任务后,家庭会议上,家人一致通过了要上堤“战斗”在前线的“决议”。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