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网讯(记者 吴吟溪 通讯员 黄佳妮 李敏 )“尊老爱幼,互相体谅;讲究卫生,爱惜公物;遵纪守时,节约水电……”7月11日中午,长江网记者来到洪山区狮子山街武南铁路社区转移居民安置点广埠屯小学湖工分校,看到了这样一则《安置点公约》,署名为“武南社区安置点临时党支部”。原来,该安置点受困居民中的6名党员组织成立了临时党支部,以便为安置居民做好服务工作。
正值午餐时间,长江网记者看到,居民们拿着碗筷,秩序井然地排队等待戴红袖章的男性工作人员为大家打饭。这名皮肤黝黑,身材削瘦的中年男子叫郭先学,是临时党支部的一员。他介绍,目前武南社区安置点有近150位受困群众,前几天一到饭点经?;嵋蛭硕喑鱿只炻仪榭??!拔蚁虻持Р刻岢觯故奔涞南殖≈刃蛞约按蚍谷挝窬陀晌腋涸?,厨房的后勤工作也由我来承?!惫妊?,“现在每次我都要等居民们都打上饭,我再吃?!?/p>
临时党支部书记张金苗表示,目前,临时党支部正在讨论为环境整洁的安置宿舍颁发卫生秩序流动红旗,从而激励居民们共同爱护生活环境?!拔颐窍M蠹夜餐袷匕仓玫愎?,一起共患难走过这特殊的时期?!闭沤鹈缢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