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网讯(通讯员易先云)张保振,一名军转志愿兵,不当私人老板立志当城管,他不凡的才艺和经历在城管圈广为人知。
张保振出生在湖北省洪湖市一个国营农场,1982年12月参军入伍,在原北京军区空军工程兵部队服役。由于他入伍前爱好画画,被部队安排在电影组放电影。每次电影放映前,他都把自己创作的战士生活的美术画,用放映幻灯片的形式展现在屏幕上。
张保振所在部队地处河北省保定市区,爱好画画的他找到保定市群艺馆,见到了颇有名气的人物画家史国良和梁岩老师,两位老师收下了这位来自军营中的徒弟。
此后,张保振在部队的大力支持下,脱岗学习了三个月,在地方两位名师的辅导下练就画画技艺。1985年11月30日的空军报刊登了他的10多幅摄影、美术作品。1991年10月,张保振调入空军驻武汉高炮某部做宣传工作。在空军、军区空军组织的美术作品展览中,他的作品屡次获奖,一次荣立个人三等功。1996年12月,士官张保振离开军营,在汉阳开了一家私人照相馆。后来,为了拥有更多的时间从事美术创作,他把照相馆转给了别人,为的是走出封闭式的照相馆,在社会上观察生活,捕捉素材。
2012年10月,张保振来到武汉市汉阳区城管执法大队,当上了一名城管协管员。一位曾经在他的照相馆照过相的居民不解地说:“张老板,你老板不当,干嘛做城管?”张保振说:“我做城管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在一线深深地感觉和体验城管职工的生活,用我的笔墨精心描绘城管执法人员和环卫工人的工作和生活?!奔改昀?,张保振的作品得到了武汉美术协会、湖北国花院和城管部门领导的肯定和鼓励。他创作的国画《醉秋》入选2013年纪念毛泽东诞辰120昨年和第九届无哈美术作品年展并获优秀奖;国画《午间》入选2014年第十届武汉美术作品年展,入选2014“美丽汉阳杯”书画大赛并获金奖,还发表在2014《武汉印象》系列丛书美术卷;国画《琴台新客》入选2014年“琴台墨痕”颂汉阳觅知音迎春书画展。
张保振住在汉阳区汉阳大道,住房只有60多个平方米,小两室一厅。他没有精致的装修,也没有时髦的家具,但在每个房间的墙壁上,贴满了他创作的国画、油画、美术作品。贴在墙上的百余幅作品,都是他几十年以来在孜孜不倦的创作中遴选出来的。用了多少纸张,买了多少只画笔,在创作中熬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他记不清了。为了支持他的新合作激情,妻子将一间只有8个平方米的客厅腾出来,当做他的创作室。他说:“我的每一副作品,第一个裁判员和观众,就是我的妻子叶丹凤?!?/p>
在今年炎热的夏天,尽管武汉高温达到四十多度,他却发扬军队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工作作风,置身于抢险救灾之中,头顶烈日在马路上巡查,温馨地说服经营门店不要出店经营,细心体验和观察环卫工人的工作。
晚上下班回家,他径直回到自己的创作室,打开空调,打着赤膊,挥舞画笔,潜心勾画人民子弟兵抢险救灾的感人场景,用手中的画笔精心描绘环卫工人清扫马路的感人“镜头”。
张保振说,我现在是武汉市汉阳区城管执法大队建桥街中队的一名协管员。每天只做两件事,首先是在室外做好城管工作,回到家里就是搞创作。他每天在执法中看到一些志愿者们头顶烈日、脚踏“蒸笼”,举着小旗子,在繁华的交通路口,劝导行人文明过马路。于是,他回到家里就精心勾勒出志愿者劝导行人文明过马路的作品。
在他的画室的墙上。贴着他亲手写的“笔耕园”三个大字和一段激励自己的话:“春天播种,秋天收获,笔耕不辍,温故而知新?!彼钦庋吹?,也是这样做的。
由于工作原因,他不能象其他画家一样到全国各地的名山大川去写生、采风和练笔,可他不后悔。他说:艺术来源于生活,我生活在武汉这个城市,就是要在生活中捕捉精彩的生活镜头。
在中外古今画家中,他特别喜欢表现家乡风光,家乡生活内容的美术作品。比如当代画家中描写陕北农民生活的刘文西老师的作品,描写煤矿工人形象的梁岩老师的作品。以及描绘大西北少数民族生活内容的黄胄老师的作品。还有法国画家米勒表现家乡生活的作品。都对他启发很大,受益很多。
张保振每次创作一幅自己满意的作品,他画的草图和废纸有一摞子。在城管工作中,他认真负责;在艺术生涯上,他努力探索。因为他深知,艺术是为社会和人民服务的??斩吹摹⑿问街饕宓囊帐踝髌肥敲挥猩Φ?。
今年以来,张保振创作的五幅国画美轮美奂、画龙点睛、栩栩如生。在他今年创作的五幅国画中,不仅有环卫工人冒雨劳动的“风雨无阻”、抗洪抢险的解放军战士“抗洪尖兵”、“志愿者劝导行人文明过马路”的佳作,也有表现家乡洪湖的名胜古迹的“古寺春早”的独家创作的作品,还有清明时节孩子们在龟山红色广场为烈士扫墓的“松柏青青”的画作。他还说,作品来自于生活,我热爱城管,就会在城管工作中用国画的形式,展示城管职工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