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生态食材与生境?;ぷㄒ滴被岢闪⒋蠡狒摺把罢抑泄么竺住逼舳鞘皆诒本┩夤掖笙镁傩?。
????“中国地域辽阔,地理、气候条件、生态环境复杂多样,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中国还是世界主要农业发源地之一,农民在长期实践中培育了众多优良品种。据统计,我国有2万多种特色农产品,使我国形成了生态、健康、安全、美味为特色的生态食材体系?!敝泄肪晨蒲аЩ崂硎鲁ね跤袂煸诳恢麓侵?,介绍了我国生态食材资源的优势。
????“然而,环境污染、化学品滥用、生态退化、盲目推广高产品种、种养殖技术退化等,使我国生态食材面临退化甚至灭绝的危险,严重影响人们生活健康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生态安全?!蓖跤袂焖?,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第七届理事会找到了城乡居民都很关注的切入点,批准成立“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生态食材与生境保护专业委员会”(下简称“专委会”),希望联手政府、专家、企业和公众的力量,推动生态食材的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和知识的普及。
????生态食材专委会汇集了国内生态环保、营养健康、农林牧渔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产业界人士。王玉庆呼吁,专委会成员齐心协力,制定中国生态食材分类检验标准,通过生态种植、养殖和加工技术创新,实现生态环境和食品安全的回归。
????“食材好,食才好!”专委会主任、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院长马中教授介绍,中国具有极其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环境多样性,为生态食材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长条件。“农业增加值6万亿元,生态食材产值不超过1万亿元。”马中说,环境污染、品种退化、丧失,外来物种入侵、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的影响,使生态食材生产受到压制。专委会的工作是推动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制定标准(环境、营养)、规范,不是统一技艺、口味;建立中国生态食材信息数据库和交流平台,促进科学数据和文献交流;促进培育发展生态食材市场,消除市场失灵,交流销售,“开发市场、满足需求是最好的?;ぁ?。
????会上同时还举行了“寻找中国好大米活动暨央视专题节目拍摄启动仪式”。该活动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指导,中国农影音像出版社、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生态食材与生境?;ぷㄎ帷ⅰ痘肪秤肷睢吩又旧?、中国大米网共同主办。“寻找中国好大米”活动组委会负责人王富国,介绍了项目具体情况,并公布了评选标准及评选方法。
????活动最后一个环节是“中国生态食材论坛”,国家卫生部健康教育首席专家赵霖教授、瑞士FIBL生态农业研究中心王启燕博士、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吴俊杰教授,在启动仪式上分别就“生态文明与民族健康”“瑞士FIBL与生态农业”“中国生态食材?;さ某醪剿伎肌钡然疤?,做了主题演讲。
????环保部、农业部、中国科学院、中国社科院、中国农科院、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等相关机构代表和企业、媒体等约200人参加了会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