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网讯(记者 李赢 汤洁 唐美文 通讯员 史威韡)自今年2月1日起,武汉市武昌医院作为武汉市综合医改的试点单位,按照市委、市政府、市卫计委的统一安排,正式全面起动综合医改。如今,历时半年有余,在取得显著成绩、增强群众获得感的同时,步入深水区的医改的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也日益凸显。前些年,不少人把医改推进难归咎于“缺乏顶层设计”,如今,医改的顶层设计已经基本明朗。今日,武汉市武昌医院院长刘智明就医改问题和长江日报长江网进行了一场视频访谈,谈医改到底改哪些,医改的困惑和最后的期望。
综合医改分期诊疗难落地 应做到切实解决看病难问题
今年年初,我市18家公立医院首批启动医改,武昌医院名列其中。我们知道,医改的主要问题是“医疗、医保、医药”三医改革的协调联动性。武昌医院作为我市综合医改的试点单位,按照市委、市政府、市卫计委的统一按排自今年2月1日起武昌医院正式全面起动综合医改,如今历时半年有余。
作为城市公立医院改革,到底要改什么,武汉市武昌医院院长刘智明表示,主要是从改管理体制,改运行机制,改医保支付方式,人事薪酬制度的改革,做好分期诊疗,加强医院内涵建设和信息化建设这几方面着手。在这里特别要强调是分期诊疗,“我记得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马晓伟说过一句话,说分期诊疗的落地制就是医改的成功制,这句话说的非常正确”刘院长说。
现在分期诊疗是非常难的,就武汉市而言难度非常大,社区服务中心是门可罗雀,而大医院是门庭若市,看病从上午排到下午。医改的目标就是要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看病难如何解决那就是要做好分期诊疗。但现在分期诊疗很难落地,原因主要是百姓不愿意去社区服务中心,因为现在基层大医院不愿意放,千方百计留住病人,而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接不住病人,百姓不信任,也是因为服务能力的原因老百姓不信任。这几个方面的综合原因,导致了分期诊疗难以实施。
那么医院在综合医改中,特别要将分期诊疗做好,这样才能真正的便民百姓,让百姓看大病去医院,看小病和慢病在社区。能够很大程度上真正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政府加强投入 药品加成取消市民拿药得实惠
武昌医院作为武汉市18家城市公立医院改革的试点单位之一,从2月1日,按照市政府,市卫计委统一部署要求采取相关举措。从2月1日凌晨零时开始,医院所有药品取消所有的加成,药品下降了15个百分点;检查费用按照市卫计委的统一标准下降10%-18%,检验费用下降了8%,适当的调高了部分的服务价格,体现医务劳动水平的服务价格;按照要求,医生的绩效分筹有所改变,以前按照收支结余来核算医务人员的奖金,现在按照工作量,幸运的是KPI考核办法和RBVIS结合起来所做的工作;内部控制体系,节能降耗,医院降低了成本,武汉市武昌医院内控在全市做的比较好,减少不必要的开支,降低医院成本。
同时也通过调整结构,比如降低药品比例,降低耗材比例提高医院真正的收入,在这一块医院做了一系列措施。这些政策让老百信能够真正的得到优惠,比如药品会相对于之前有所下降,对市民来说可以减少开支费用。
刘院长还说,在整个医改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困惑和困难,比如说,我们也会担心政府的投入是否能落地到位,之前医院千方百计抓创收,医改后就做“管办分开”,落实政府的办医责任,医院建设、大型设备购入靠政府,现在医院担心的是投入能否到位,如果政府能够做到财政上的充分支持,那医改相对来说会更好实现。
关注医改支持医改 让全民共享健康红利
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任务繁重、责任重大,需要医院领导和一线医务人员一起努力克服医改过程中的各种阶段性苦难,并不断创新,提升服务质量。作为武昌医院的领导,同时也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能否从管理、实践经验出发,谈谈对未来综合医改期望和看法。
刘院长表示,按照国务院城市公立医院改革的指导意见,它的综合目标应该是真正解决老百姓看病就医的问题,这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问题,再就是将公平可及和群众受益作为一个立足点和出发点,因此在这块愿景来说,希望老百姓能够享受到物美价廉的医疗服务,在这个同时也要解决另一个问题,通过医改让医生愿意去改愿意做,医生能够在他的范围立场上踏实工作,对于院长来说,不在为医院的建设和发展发愁,包括资金问题,一心一意的管理医院经营医院。包括薪酬体系、医院的运营、医院的管理等等,真正做到这一点,我们的改革才算成功的,也就是老百姓愿意、医院愿意、医生愿意,政府也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