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空降服务app免费版-初中生200块钱可以约,51品茶最新,51茶楼最新版本

麻城孝感乡文化园 小康路上深耕"乡愁"经济
2016-10-14 12:15:00 来源: 长江网

长江网讯(记者汤洁)“淡浓神会风前影,跳脱秋生腕底香。莫认东篱闲采掇,粘屏聊以慰重阳?!甭槌鞘嵌啪橹纾钦呃吹铰槌堑募窘谌辞》昃栈ǖ翘ǘ费?。历经明清两代后、川渝地区历史文化积淀逐渐丰富,这其中有许多湖广文化的印记,对来自“孝感乡”的祖籍记忆,经过岁月的发酵,逐渐变成一种文化追思和精神寄托。

10月12日,“长征路上奔小康”网络媒体“走转改”主题采访团一行走进湖北省内大别山片区,看革命老区麻城的发展变化。 红色的麻城,光荣的传统。麻城是著名的“黄麻起义”策源地,在这里诞生了红四军、红二十八军,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麻城红色文化研究会会长李敏介绍,苏区时期麻城人口达30多万。麻城地区有7万人参加红军,7600余人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解放后幸存的只有200多人。这里走出了王树声、陈再道、许世友等46位共和国将军,其中乘马岗一镇就出了26位将军,被誉为“全国将军第一乡”。

“麻城孝感乡”是中国古代八大移民圣地之一,明清时期的“湖广填四川”运动就发源于此,移民遍布川、渝、陕、豫、云、贵、鄂七省市,素有“湖广填四川,麻城占一半”之说。同时,麻城又是著名的“科举之乡”,“山阳礼记,麻城春秋”天下闻名。据《湖北通史》记载,仅明朝一代,麻城一县就中进士136人,分别占湖北和黄州府的13%和34%,其中,8人官居一品,10人载入《明史》。麻城还是名扬天下的“孝善之乡”,孝善文化薪火相传,孝行善举层出不穷。

据了解,麻城市集老区、山区和贫困地区于一体,是国家级重点贫困县市,也是全省扶贫攻坚难度最大、任务最重的县市之一。2015年底,全市建档立卡未脱贫贫困人口49万户、13万人,重点贫困村178个。麻城市着力实施六大产业扶贫工程。即:市场主体培育扶持工程、光伏产业扶贫工程、特色产业扶贫工程、园区发展工程、旅游产业发展工程和电商产业发展工程。2016年力争实现70个重点贫困村脱贫出列,54454个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据《后汉书·赵咨传》及四川江安县《赵氏族谱》记载“孝感乡”之名就是因赵咨为救其母,以孝感盗的故事而来。为了充分挖掘麻城地域文化、民俗文化,传承孝善家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麻城的旅游产业转型、经济社会发展,麻城市委、市政府按照“移民文化为主、科举文化为辅、孝善文化为魂”的总体思路,借市场之力,精心打造了麻城孝感乡文化园。

文化园地处市区中心,占地面积1246亩,总投资12亿元,总体定位为“川渝老家、市民乐园、文化窗口、艺术殿堂、城市客厅”,是一个集食、住、行、游、购、娱、体于一体的大型休闲创意园区。整个园区采用鄂东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融入川渝符号,形成“一环(环绕全园的循环路)、一楼(孝善楼)、一街(百家姓文化一条街)、三轴(移民文化轴、科举文化轴、孝善文化轴)、五区(移民文化区、科举文化区、孝善文化区、文娱活动区、生态游赏区)、十景(寻根问祖、思乡怀古、清风灵渠、落霞泛舟、进士同瞻、幽谷拾趣、孝行天下、上善若水、辉煌史诗、唯善为宝)”的布局结构。其中,二期以百家姓文化为表现打造了全国首个孝善文化小镇。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