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墨西哥城10月18日电?。ü使鄄欤氨椤焙5芈吩诤畏?/p>
新华社记者李文清
本月初,海地遭遇近十年来最强飓风“马修”的袭击,这是海地自2010年地震以来遭受的最严重的自然灾害。目前争取国际投资和援助已经成为海地外交的一个重点。
分析人士指出,国际社会除了积极帮助海地灾后重建以外,还应考虑如何帮助海地切实增强抗灾救灾能力,实现自助发展才是解决海地问题的总钥匙。
灾害频发的海地
本月初,强颶风“马修”袭击加勒比地区,强风暴雨肆虐海地、古巴、巴哈马等国,其中海地受灾最为严重。飓风已造成海地超过500人死亡,150余万人受灾。目前仍有约17万人无家可归,住在临时安置点。
海地总统府办公厅主任贝勒里夫说:“飓风已经造成海地国民生产总值损失20%至35%?!?/p>
灾情的严重程度出乎意料,灾后的霍乱疫情也令人担忧。世界卫生组织发言人日前表示,海地受飓风影响严重的南部半岛地区存在霍乱病例激增的风险,伴随灾民流动,该国其他地区也会出现霍乱病例。此外,飓风袭击前海地就在流行霍乱,避难所中过度拥挤的灾民、卫生条件的恶化以及民众流离失所将导致霍乱进一步传播。
2010年1月海地发生的7.3级强烈地震同样造成巨大伤亡——约30万人遇难、30多万人受伤、100多万人无家可归,大部分基础设施遭到破坏,经济损失高达78亿美元。震后,海地还暴发了全球数十年来最为惨痛的霍乱疫情。
严重灾情的背后
“马修”飓风横扫加勒比海,在古巴等地造成的损失有限,但在海地则是另一番景象。究其原因,中国社科院拉美研究所中美洲和加勒比研究中心秘书长王鹏说,政府缺乏预防灾害的能力,在灾后无力妥善处置,只能苦等国际救援,结果导致发生霍乱疫情等次生灾害。
另一方面,极度贫困的状况也是加重海地受灾情况的重要原因。海地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长期的军事独裁、频发的国内动乱和种族冲突都严重干扰海地的正常发展秩序。
再有,美国的长期军事控制也进一步损害了海地的自主发展能力。1915年至1934年,美国在海地施行严格军事管制,海地大量财富流入美国。而1971年到1986年,美国扶持的海地军事独裁者让-克洛德·杜瓦利埃在任期间,美国农产品在几乎没有关税的优待政策下肆意流入海地,彻底摧毁了海地原本自给自足的农业生产结构,使得数十万农民沦为贫民,国家经济衰败越发加重,自主发展能力被进一步削弱。
自救模式路在何方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刘结一日前表示,发展是增强海地抗灾救灾能力的根本出路,也是解决海地问题的总钥匙,国际社会应帮助海地早日实现自主发展。
刘结一说,希望海地政府加强规划,制定适合国情的发展战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业、旅游业等重要产业发展,促进法治,保障弱势群体利益。国际社会应及时兑现有关援助承诺,加强援助的针对性,帮助海地政府增强国家治理能力,早日实现自主发展。
中山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副研究员贺喜认为,海地要实现自主发展,首先应重视社会治安问题,为经济发展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要处理好人口规模和环境承载力的关系,海地生态环境脆弱,大规模激增的人口已让该国的发展不堪重负;要增大在医疗领域的投入,建立坚实有效的医疗社会保障体系;同时,政府应该增加公共服务设施的覆盖面,确保更多的民众可以有清洁的饮用水、基本的卫浴设施和消毒设施。
贺喜认为,海地应重视气候变化对这个国家发展带来的严峻挑战,加勒比地区的生态环境相对较为脆弱,飓风、海平面上升、气候变暖等问题困扰着海地的发展。他建议,海地可在国际场合积极表达自己的诉求,利用国际机制来解决好这一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