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1月14日电(记者娄奕娟)11月14日,国家质检总局科技委换届暨第二届科技委第一次全体会议在京开幕。本次会议成立了第二届科技委及其院士专家咨询委、专业委、分专业委、秘书处,部署下一阶段科技创新任务。第二届科技委由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担任主任,设置8个专业委、24个分专业委,委员共计528名。
支树平表示,新一轮科技革命蓄势待发,一些重大颠覆性技术正在创造新产业新业态,世界主要国家更加强化科技创新部署,把现代科技和实体经济有效结合,抢占竞争制高点?!捌炯际踔捶?、靠数据说话”是质检部门的一个鲜明特点,建设质量强国、维护质量安全必须发挥质检科技的支撑引领作用。新时期质检科技建设要向纵深推进,加强创新工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打好“技术牌”,念好“服务经”。
支树平表示,科技委要更加有力地推进科技创新,落实好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和质检科技创新规划,认真组织好国家质量技术基础专项实施,推进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要推进机制创新,适时推出改革举措,完善符合质检科技创新规律的资源配置方式,给科研人员松绑助力,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质检科技创新活力。
支树平同时说,要推进成果运用,以国家科技体制改革为契机,尽快推出促进质检科技成果转化的硬措施,打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转化一批自主创新成果,研发一批实时在线检测技术和装备。据了解,质检总局正在制定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指导意见,力争早日出台。
支树平还表示,科技委要更加有效地搞好“三个服务”。要服务总局科学决策,深入调查研究,拿出有数据支撑、有案例支持、有应对措施的高质量咨询建议。要服务质检改革发展,推进质检重点改革要用好科技手段,不断加强基层质检工作,夯实质量技术基础。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加强质检科技供给,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
2010年10月,质检总局第一届科技委成立,委员共计364名。六年来,通过加强能力建设,质检系统实验室面积增长了573%,达到800多万平方米,仪器设备原值增长140%,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是国家规划目标的25倍;13项成果获得国家科技奖励,承担国家级课题866项,质检总局申报的“国家质量基础的共性技术研究与应用”从2698个专项建议中脱颖而出,成为优先启动的36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