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精准扶贫从宏伟规划转变为现实,恒大集团在贵州毕节大方县,用一年时间成果的检验,再次创造了精准扶贫领域的“恒大速度”。
自去年12月结对帮扶大方以来,恒大通过一揽子帮扶措施,至今已取得显著成果,到今年8月31日,已帮助大方县10494户、39817人初步实现脱贫。到12月底预计再脱贫40500人。这意味着,仅仅一年时间,恒大即助大方实现脱贫8万多人,完成总脱贫任务45%。
随着第二场攻坚战号角吹响,恒大帮扶大方进入全面深入新阶段。
?。ひ鞘较殖。?/p>
创新:开拓精准扶贫的“恒大模式”
11月23日,在全国政协有关领导宣布后,恒大援建大方的第二批63个重点项目正式开工,其中新农村40个,蔬菜、肉牛、中药材、经果林及乡村旅游等重大产业扶贫项目23个。
(开工仪式现?。?/p>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二批项目启建,距今年2月首批40个重点项目开工,仅相差九个月,可见效率之高。两批共103个重点项目计划明年6月30日前全部竣工交付。恒大帮扶大方无疑已跑出扶贫“加速度”。
按照恒大的帮扶计划,将于三年内无偿投入30亿,通过一揽子帮扶措施,实现大方县整县18万人全部脱贫。事实上,位于乌蒙山区的大方县,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扶贫开发任务非常艰巨。
如此浩大的扶贫工程,如果找不准路子,无法创新思路,还被传统观念束缚,恒大这场“扶贫战役”也不会如此顺利开展。恒大经过深入实地考察,积极创新思路,在大方县这次艰难的扶贫攻坚战中开拓出精准扶贫的“恒大模式”。
所谓精准扶贫,讲究精准施策,因地制宜、因户而异、因人而异,必须“点对点”服务、“一对一”救助、“多对一”帮扶,不摘帽不松劲,不脱贫不脱钩,扶上马送一程。而不是盲目施策,最忌“大水漫灌”、浅尝辄止。
“在帮扶的过程中,恒大集团变点式帮扶为整县推进、变间接帮扶为直接参与、变单一捐资为立体帮扶、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形成了民企直接参与精准扶贫的新模式,为民企参与‘补短板’,促进‘共同富?!峁┝撕玫姆独保N?、经济委员会主任周伯华一席话,点明了恒大精准扶贫的基本思路,正是这样有别于传统扶贫方式的举措,恒大坚持“造血”与“输血”并举,才能让贫困老百姓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脱贫。
做实:雷厉风行落实各项扶贫措施
产业扶贫是精准扶贫的“发动机”。许家印认为,因地制宜的产业扶贫,是实现永久脱贫的基础,而扶贫攻坚的核心在于产业支撑。
?。ㄐ砑矣≡诘诙?3个重点项目开工仪式上致辞)
恒大结合当地实际,发展蔬菜、肉牛、中药材和经果林等特色产业,为每个贫困户配备至少两个产业项目,并引进27家上下游龙头企业,形成“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基地”的帮扶模式,实现供产销一体化经营,帮助贫困人口就地脱贫。
具体来说,在蔬菜产业方面,恒大解决了农户不知道“种什么、种多少、怎么种、卖给谁”的根本性问题,已帮扶的贫困人口年人均纯收入超过4100元;在肉牛产业方面,恒大实现了农户“买牛不愁钱,养牛没风险,产牛有奖励,买牛有保障”的一条龙帮扶体系,已帮扶的贫困户年人均收入超过4000元;在中药材和经果林方面,恒大启发带动贫困户拓展“入股分红、务工增收”的经营方式,已帮扶的贫困户土地流转收入、务工收入和分红收入合计,年人均纯收入超过5500元。由此,恒大所帮扶的三个产业项目均可确保贫困户持续增收、稳定脱贫。
?。ù笪髂洗恐职哺袼沟谝挥殖。?/p>
除产业扶贫外,恒大集团还通过易地搬迁扶贫、吸纳就业扶贫、发展教育扶贫和特困群体生活保障扶贫等一揽子综合措施,坚持“保底输血”与“产业造血”相结合,建立全方位、系统化帮扶体系,持续强化扶贫对象自身造血能力。
据介绍,恒大集团将对新开工的40个新农村进一步优化设计,将原双拼特色民居改为四联、六联和八联的特色民居,实现了既能“搬得出”,又能降成本,又能节约地,探索一条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道路。
有评论指出,恒大不为传统方式捆住手脚,在重重困难之下,勇于找准路子,构建稳固的机制体制,不仅彰显出恒大帮助山区百姓脱贫的决心,更值得社会各界学习和借鉴。
在开拓出精准的“恒大模式”背后,恒大更是雷厉风行的将系列精准措施落向实处。
一向注重管理和执行力的恒大,打破了现有扶贫的弊端,不仅仅是出资金,更重要的是出人才、出技术、出管理、出思路。恒大集团副总裁兼扶贫办主任姚东和300多人的管理团队,带领3000多人的扶贫队伍常驻大方,与大方干部群众一起开展脱贫会战。恒大可谓真正把扶贫落到了实处,突破了以前扶贫的瓶颈。
?。ㄐ腋N宕澹?/p>
恒大帮扶大方,取得的成果让全国侧目,也成为了民营企业参与扶贫的典范。贵州省省长孙志刚也称赞恒大集团为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全国各类企业参与脱贫攻坚、促进共同富裕,创造了宝贵的经验,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在我国扶贫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