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上海12月9日电(记者孙丽萍)由大陆对外文化交流研究基地和台湾辜公亮文教基金会携手完成的“海峡两岸中华国粹经典艺术再现传播交流推广项目”8日正式上线。
这意味着,全球的中国戏曲爱好者都可以在互联网上免费欣赏到海峡两岸珍藏的珍贵戏曲档案资料,包括京剧名家袁世海、谭富英、马连良、周信芳、梅兰芳、程砚秋、余叔岩、裘盛戎、言菊朋、顾正秋等几十位大家经典曲目的演出录音,内容十分丰富,其中有不少是京剧大师的旷世绝唱、存世孤本。
记者获悉,首批上线的珍贵戏曲档案资料主要来自辜公亮文教基金会,既有大陆少见的1949年后赴港台的名家名流录音资料,亦有大陆鲜有的台湾本土京剧演员录音资料,还有台湾私藏的珍贵大陆京剧节目。
其中尤为珍贵的是“程砚秋说戏”系列,在大陆迄今未见面世。在录音中,可以清楚地听到程砚秋详细分析《玉堂春》一剧的重点唱腔与念白,透彻解析青衣唱念中字音、尺寸、劲头及与锣鼓的配合问题,先讲解,再上胡琴示范,堪称“大师私塾”。
此外,还有许姬传哼唱的《乌盆记》《碰碑》两段录音,代表老谭派风格。这段录音是当时由梅葆玖先生录制又转录给“冬皇”孟小冬收藏,史料价值可见一斑。
一批1949年后赴港台的京剧名家名流录音也随之浮出水面,如孟小冬嫡传弟子、余派名票赵培鑫清唱《洪羊洞》《乌盆记》录音,收藏家张伯驹哼唱《失街亭》《二进宫》等。
除了从台湾辜公亮文教基金会转录回上海的珍贵音频资料外,数字平台内容还包括了艺术家的介绍或专题。听众可以一边浏览艺术大师的生平介绍、珍贵图像,一边欣赏其历史悠久的演唱音频。
作为“海峡两岸中华国粹经典艺术再现传播交流推广项目”发起者,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陈圣来说,海峡两岸携手传承国粹文化,令中国戏曲艺术“遗珠重现”,是时代之功。
陈圣来介绍说,上海音像出版社总计从辜公亮文教基金转录回资料425份,均为音频文件,总容量达174万MB,总时长达653059秒。“这些戏曲档案,有的资料在大陆已难觅踪影,因而是对大陆资料的拾遗补缺,甚至是填补空白”。
该交流推广项目的灵感源于陈圣来与辜公亮文教基金会执行长辜怀群的一次聚会,随后创意如同种子般迅速萌发,后来得到大陆艺术基金的支持得以立项,又经过为时一年的努力才告上线。
作为台湾的京剧艺术推广人,辜怀群感叹这些珍贵资料生逢幸世。她回顾多年来在台湾收集、保存和“解码”这些珍贵戏曲资料“筚路蓝缕”极其不易,也感叹互联网让这些资料“再生”。
由辜振甫先生创办的台湾辜公亮文教基金会一直致力于中华戏剧文化的继承和?;すぷ鳌9蓟橙喝衔?,此项目的付诸实现是两岸同根同源、同文同种的生动表现?!巴缡贝拊陡ソ臁N颐窍肴萌澜绻匦南舶泄幕乃腥硕寄芾聪碛?、使用、应用这些戏曲资料档案,希望此举能促使中国戏曲对世界文化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