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网讯(通讯员 肖满 许江丽)12月16日,记者从武汉市洪山区水务局获悉,南湖连通渠灾后恢复重建项目顺利启动。截至目前,已完成珞狮南路、书城路交通导流便道浇筑,地面园林、公交站、指示牌等附属物迁移以及大型临建设施搭建等任务。
南湖连通渠文化长廊夜景效果图
南湖连通渠整体鸟瞰效果图
南湖连通渠,全长约为2580米,东起珞狮南路,西至李纸路与巡司河交汇,是南湖排水系统主要的泄洪通道,同时承担了其南北两侧约7.39平方公里的排水任务。
今年汛期,武汉连降大暴雨,南湖片区渍水严重,南湖连通渠上的现状桥涵受到强烈冲击,过流能力不足成为突出短板。为全力打通南湖流域排水“瓶颈”,武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果断决策优化南湖连通渠过街桥涵规划设计方案,并组织实施灾后恢复重建。
洪山区水务局局长肖诗民介绍,该项目自11月下旬开工以来,洪山区各参建单位员工全天驻守在施工一线,放弃节假日休息,加班加点。面对征地拆迁、综合管网迁改、交通管制、高架桥底深基坑施工等难题,迎难而上,确保该项目在2017年汛前顺利完工。
按照规划设计,该项目建成以后,南湖连通渠及其渠畔将被打造成洪山区的“楚河”,集排水防涝与景观休闲于一体,实现南湖片区的城市品质和水体环境的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