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中国房地产市场提出了新的定位和工作部署,“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一表述,被看作是在减弱住房金融属性。同时,会议在抑制房地产市场泡沫、增加土地供应、落实人地挂钩等方面的部署,也决定着明年楼市调控的基调和市场走势。
明年房地产市场将会如何走?一起来了解。
“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
未来或将严防金融资金炒房路
“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在部署2017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工作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率先明确了这一战略性定位。看似通俗易懂的表述背后,有着怎样的含义?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上述定位意在减弱金融属性,住房属于耐用消费品,基本功能是居住,不是用于投资和投机赚钱。
资料图
倪鹏飞说,未来金融监管层面的关键,就是要防止股市、债市、保险和银行资金违规进入楼市。“此轮楼市过热,最主要原因就是金融机构利用监管漏洞,采取不同形式让资金绕道转入房地产市场”。
“炒房最可怕的地方不在于用自有资金炒房,而在于用金融资金炒房,金融机构参与是造成高杠杆的主要因素?!敝泄缈圃撼鞘蟹⒄褂牖肪逞芯恐行脑魅巍⒅泄鞘芯醚Щ岣被岢づ7锶鹪诮邮苊教宀煞檬碧寡?。
作为从业人士,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解释称,“政策含义非常明确,住房需求要继续得到保障,炒房需求要管控和遏制”。
为保障正常的购房和贷款需求,会议提出,要在宏观上管住货币,微观信贷政策要支持合理自住购房,严格限制信贷流向投资投机性购房。
抑制房地产泡沫、防止大起大落
要坚持分类调控,因城因地施策
会议要求,综合运用金融、土地、财税、投资、立法等手段,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国情、适应市场规律的基础性制度和长效机制,既抑制房地产泡沫,又防止出现大起大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