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空降服务app免费版-初中生200块钱可以约,51品茶最新,51茶楼最新版本

夜空中有群最亮的星 为旅客照亮春运回家路
2017-01-13 13:59:00 来源: 长江网

  

长江网讯(记者 朱德华 通讯员靳涛)1月13日00:00分,2017年春运的序幕正式拉开,以高铁为“主角”的新增运力资源,凭借着安全、便捷、舒适的出行体验,成为了春运的“生力军”,也成为了老百姓回家过年的首选交通工具。

  

然而,在春节这个阖家团圆的节日里,却有这么一群铁路接触网工,他们在冬日的寒夜里顶着寒风、披星戴月,一心扑到充满挑战的高空作业中,悬挂在6米高的铁路供电设备上,排除一个又一个威胁高铁供电安全的故障,他们工作服上的反光条反射出来的光芒,放佛一个个夜空中的星,为旅客照亮了春运回家的路。

1月13日凌晨,在月亮清辉的陪伴下,长江网记者走近这群90后铁路接触网工,用相机记录他们辛勤的工作。

  

来自武汉供电段汉口供电车间的技术员赵欣喜从小对火车痴迷,2012年从华中科技大学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毕业后,他毅然选择了高铁检修这样一个辛苦而充满挑战的工作,一干就是4年的时间,他的同事大部分均从铁路职业院校毕业,平均年龄27.8岁。

  

  “兄弟,对着镜头笑一个!”“别闹!”

2017年的春运是赵欣喜入职以来经历的第五次春运“大考”,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春运虐我千百回,我待春运如初恋”。春运期间供电设备消耗大、故障易发,他所带领的接触网工团队不仅要快速的修复故障设备,还要在有限的“天窗”时间内,利用“四固定检修法”,固定区域、固定流程、固定人员和固定标准对设备进行“平推”式的检修。

  

  这就是赵欣喜和他的同事们每天乘坐的作业车

  1月12日晚间23时左右,当汉口开往成都最后一班动车驶出站台后,赵欣喜和他的同事们便开始了自己普通的春运一夜。由于高铁白天运行,他们只能利用凌晨23点至5点的高铁停运时间,根据当天的检修任务,在作业车上对接触网设备进行停电检修。

  

  到达目的区间后,另一辆作业车继续向前驶去,到达指定点位后,两辆作业车相向行驶作业,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规定任务。

  

清点人员、认领任务、确认安全、准备设备……赵欣喜像往常一样,仔细地核实着每一项内容。

  

接触网工是铁路运行中的一个技术工种,主要工作是检修高压电网设备,确保接触电网顺利运行。因为所检修的设备都是高压,所以只能待所有列车都过尽夜晚时分,他们才能上铁轨检查作业?!氨鹑苏孟愕氖焙颍颐且迅傻萌然鸪臁?,赵欣喜说。

  

所有准备都已就绪,13日零时20分,14名接触网工终于等来了工作区间的断电要令。

  

  工友将几节绝缘杆拼接起来,随后,他们将用绝缘杆把供电高压线与铁轨连接起来。

  

  高铁运行的电压是27.5千伏,尽管现在已经断电了,为了保证安全,工人们工作的时候还是要接挂地线,防止感应电流对人体造成伤害。

  

  在接地线时,要事先打磨铁轨,防止接触部位的铁锈影响导电?! ?/p>

  

  接挂地线是个细致活,丝毫马虎不得,每一个动作都要按照要求执行。

  

  铁轨一端连接好后,就要准备把另一头挂在高压电线上了。

  

  绝缘杆有韧性,在自身重量下,举起来会左右摇晃,一次性挂上去是赵欣喜和工友们长期练就的本领。

  

  接挂地线要接挂三根线,另两根需要爬上六米多高的铁塔。

  

  爬上去后,首先要用腰带将自己固定在铁塔上,再带上绝缘手套,将地线挂上去。

  

  随后,高空作业人员手脚麻利地攀登上作业平台,测量参数、紧固螺丝、处理隐患。供电设备就是接触网工的“哨位”,每一处设备零部件的变动都需要编号、拍照、登记造册,写明检修时间、检修项目、检修人、测量人和检修参数等数据。由于春运期间工作量大,以往一天拧100多颗螺丝钉,春运期间则要增加到每天300多颗。

  

  为了不让冬夜里臃肿的着装影响了自身的灵活性,降低工作效率,接触网工通常只穿保暖内衣和工作服,就开始5小时的夜间作业,以确保工作进度。而这一切所处的环境是:低温、高空、飞霜,整个作业流程下来,内衣早已湿透。

  

  图中红色的小风筝作用可别小瞧,它既可以用来驱鸟,他安装的位置还可以阻止鸟类筑巢。小风筝是用光亮的铝片做成的,它在转动的时候,所折射的光线会晃花鸟的眼睛,迫使它不在电线附近停留。除了鸟类,塑料袋、风筝、孔明灯如果挂上了电缆,也会造成电路断电,影响列车行驶。“每年都有旅客在列车晚点时骂铁路工人耽误他们的旅程,从赶往故障地点、分析故障原因、排除故障,都需要时间,我们真的是分秒必争了。”说这话时,赵欣喜的眼睛红红的。

  

  确实,谁会想到,这些别人看起来只会在外面嗨,还会向父母伸手的90后,每天却在别人正做着美梦时,在寒冷的夜晚一干就是四五个小时。一个晚上下来,脖子和身子都僵硬了,手都颤抖了,他们却仍在坚持。一名接触网工说,曾经抬着设备、工具走回工区休息,“满身油泥地走在路上,都被以为是拾荒者?!倍馐钦孕老菜诘暮嚎诠┑绯导涞墓ぷ鞒L?,自汉宜客专开通以来,每天都是晚上出工,白天待令,一刻也未能停歇。

  

  2017年春运,赵欣喜和他的工友们更忙了。虽然离家的距离只有10公里,但是春运期间他却极少回家,据他介绍,从2012年上班以来,“每年的除夕都是和工友们在作业现场度过的”?!安幌刖驼饷辞嵋追牌?,赵欣喜说。的确,也曾有年轻人耐不住这样的苦,离开了这个岗位,但赵欣喜这样一群年轻人都坚持了下来。从他上班以来,到现在已经发展到40多名,而且大部分都是90后年轻人?! ?/p>

  

  无论是炎热酷暑,蚊盯虫咬,还是数九寒冬,寒风刺骨,始终有这样一群高铁安全的“守护者”在旅客看不见的地方默默的坚守着,任劳任怨,兢兢业业的为广大旅客做好服务保障。他们不求回报,不求赞誉,因为列车的安全就是他们最大的回报,高铁平稳运行就是他们最大的骄傲。

  

夜已深,寒气越来越重,在工段长的一再要求下,记者乘工作车离开了供电检修点。当记者下车后走了很远,发现一名工友仍用强光手电为我照亮脚下的路,眼神中充满了不舍……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