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南宁1月29日电? 题:让古民居“落地生根”——一位7旬老人复建古民居群落侧记
新华社记者 何丰伦
28日,正月初一,桂北全州县7旬老人唐以金,来到倾尽毕生积蓄建设的全州思源民俗博物馆的庙会现场。经过8年努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来这里感受传统建筑的魅力。
(小标题)拆:读懂古民居的“建筑密码”
唐以金出生在桂林全州县灌阳河东岸的邓家埠村。年轻时闯荡湘楚之地,让他对古民居十分痴迷。
2009年10月,永岁乡和好铺村的一组清代民居建筑群由于铁路扩建将被拆除,由于缺乏资金,文物部门无力?;ふ庾樯形幢涣形奈锏墓琶窬?。
在3天时间里,唐以金完成了2400平方米古民居群落图,并逐一拜访20多户村民,用毕生积蓄买下古宅,异地重建。
随后的40多天时间里,唐以金率队拆解建筑?!懊恳桓鲩久峁沟慕岷喜课欢加邢缺补そ趁怯弥癖柿粝碌谋昙撬饕4诱饫镂叶炼斯琶窬尤郝涞摹ㄖ苈搿?。”
(小标题)建:让古民居“落地生根”
没有立项、没有批文、没有用地指标,老唐所到之处,均遭遇这样的“质疑”。
“我等得起,就怕古建筑等不起,批文到的时候,榫卯结构的陈年木构件已经受潮朽坏了?!?/p>
尽管家人十分不解,老唐毅然用自家6亩责任田置换了如今的荒地白地头。
2010—2016年,他组织了20多个工匠,花了800多天时间,完成了主体工程的重建;随后,对缺失的上万个木制、石制雕花进行修复。
(小标题)活:传承“会说话的古民居”
踩高跷、捏糖人、打陀螺……在这里举行的正月庙会,让老唐感受到久违的“年味”。
近年来,民俗、民宿逐渐成为“深度旅游”“全域旅游”的发展重点,唐以金?;す琶窬拥男卸?,获得了当地政府的关注。当地正计划将全州思源民俗博物馆列为旅游、民俗重点项目。
已在古民居复建投资超过3000多万元的唐以金,开始布局建设一个占地面积2.6万平方米、总投资人民币5000万元的桂北古民居博物馆。
春节前,一些在桂林等专门学校里学习建筑工程的村里年轻人,主动要求向唐以金“拜师学艺”。老唐颇为欣慰:“老宅子会说话,年轻人能传承,这完成了我最大的心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