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月29日电 题:三个大男孩的“另类”春节
新华社记者孟含琪、孙清清、王大千
新春佳节团圆时,很多人还坚守在工作岗位上,无法陪家里人吃年夜饭,甚至无法回家过年。在天南海北默默坚守的人群中有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他们的质朴、率真和执著让春节加班变得如此温情和感动。
记者除夕来到河南省尉氏县大营镇枣朱村,枣朱村是当地的一个贫困村。在这里有个被群众亲切地称呼为“鹏鹏”的国网尉氏县供电公司大营镇供电所农电工李鹏鹏,他今年33岁已经在这个岗位上干了3年。
记者进村时,李鹏鹏正在为村里的马大娘更换漏电?;て?。“您房间里的闸刀老化了,需要更换成新的漏电?;て?,不要钱,现在我给您装上,装上之后就不会冒‘火星’了?!崩钆襞舸笊远车穆泶竽锼??;耙舾章洌钆襞艟褪炝返赜寐菟康缎断吕鲜秸⒌?,装上漏电?;て?,接上线头通电,整个过程不到5分钟。
一个细节深深打动了记者。更换完漏电?;て鳎觳庀呗氛:?,李鹏鹏没有急着要走的意思,而是拿起桌子上手掌大小的电视??仄?,打开电视,改起了电视台频道。李鹏鹏一边改着电视台频道,一边和马大娘唠起了家常?!奥泶竽铮裉斐σ?,我帮您改到播春晚的频道,您眼神不好,??仄魃献痔?,晚上就不用再调了。”贴心的李鹏鹏就是这样一位爱管“闲事”的人,这也让他赢得了当地村民的爱戴。
除夕夜,别人都在家里看春晚,而李鹏鹏却在村子里巡查线路,因为是晚上看不清彼此的样子,这也导致不少人把他当作“坏人”?!澳闶撬??”“我是鹏鹏?!薄岸?,鹏鹏今年又巡线啊,来家里吃饭吧?!薄安挥茫以谒锍怨?。”这是李鹏鹏除夕夜巡查线路时经?;嵊械亩曰?。
每年的除夕夜是李鹏鹏最忙的时候,巡查完3个村的低压线路后,他需要一直在大营镇供电所值班到春晚结束。今年的年夜饭,李鹏鹏又是在所里度过的,他和其他同事昨天就把饺子包好了,放了满满一冰箱,与同事一起下饺子吃。
正月初一清晨7时,国网长春供电公司的巡线员彭星星来到高压铁塔下,即将开始工作。彭星星,一个名字很特别的89年大男孩,只见他头戴棉帽,裹着厚厚的棉衣,随身背着巡检工具、水壶和木棍,原本清瘦的他显得很臃肿。“出去巡线中午顾不上吃饭,拿水就可以,但木棍可不能忘?!迸硇切撬担粘5墓ぷ魇怯巫哂诔ご核械?6千伏高压铁塔间,探查各种隐患。由于巡线路多半在郊区,要穿过无人荒地,还要翻墙前行,被蛇吓过,被狗追过,所以要带着小木棍防身。彭星星说,每天他都要走十几公里路,有时一走就是一天?!拔伊镁貌趿笥讶ψ卟讲绞谝幻?。”他说。
要巡查的高压铁塔有80多米高,塔上配置着攀爬的梯子。记者正想象着他会如何爬塔查巡,没想到他和赶来支援的同事拿出了无人机。黑色的无人机连接着六个螺旋桨,上面还连接着镜头。同事熟练地操纵手柄,无人机从地面飞上天空,彭星星控制着无人机上的镜头,细细探查塔上每处位置。伴随着无人机的轰鸣声,不到20分钟时间就巡遍整个塔。“这是我们的春节礼物,以后巡塔不用再爬上爬下一个多小时了?!?/p>
朋友们说他另类,是因为他的作息时间总是与大家不一样,常常“失踪”。每当遇到极端天气,晚上他要执行特殊巡护。就在前几天,他连着熬了5天大夜班,几乎夜夜都在抢修,当真成了追着星星的人。家人说他另类,是因为一个大学生放着老婆、5岁的孩子在老家河南,偏偏一个人来东北“吃苦”,工作7年总也不回家。今年春节,他又向满心期待的家人说了“不”。
这是海拔3800米的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研究观测基地。26岁的工程师王宏在新春佳节迎来的却是寂寥旷野中巡路观测的普通日子。揉揉因缺氧而酸胀的太阳穴,他背起装备拿着手电筒一闪身出了宿舍,随手关好门,怕屋里攒了一夜的热气儿跑出来。
这是他离家千里之外的第二个春节。大学毕业后就加入了多年冻土区公路建设与养护技术科研团队,去年见证了国家重点项目——青海省会西宁到果洛藏族自治州的首条高速化公路花久公路正式通车,他为自己所在的团队骄傲,甘愿耐住寂寞行走在观测路上,新年最大的愿望就是保证每天的数据准确不间断,为下一条高原公路顺利通车做基础准备。
据介绍,花久公路是连接新疆、青海、四川三省区的西部区域经济大通道,也是连通青海省三江源地区果洛、玉树两个藏族自治州最便捷的干线公路。全长384公里的里程平均海拔4100米,其中永久冻土路段占90%以上,是青海省目前穿越永久冻土范围最广的一条公路。经过4代冻土研究人员的坚守与努力,高寒地区建设低成本、高质量、保生态的‘绿色公路’已成为现实。青海省公路勘察设计院院长徐安花负责公路科研项目,她说,破解世界难题成绩斐然的冻土基地科研团队里三分之二是80后的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