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武汉)自2月份以来,武汉市城管局在全市开展转变作风、履职尽责“四大专项行动”,其中排在首位的就是贴近群众“面对面、听期盼”大走访活动。要求全市城管系统干部职工走出机关,走进社区、商户,倾听民意,集聚群众智慧,破解难点问题,以实际行动促进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城管执法事业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沉下去就有收获,硚口区城管委第一时间组织党员干部走进六角亭街学堂社区设点“坐台”,面对面听取市民们对身边环境的期盼,听取有关城市管理方面的问题反映、意见建议。两个小时共接访市民36人,其中,百分之七十的问题都在第二天内得到了解决。这种当面提问,及时办理的模式,得到了市民的好评。
我们的城管队员是如何通过“大走访”拉近与市民之间的关系的?又为城管日常工作带来了哪些良性互动?本期城管聊天室,人民网湖北频道邀请硚口区城管委(交通局)新闻发言人郭养和、硚口区城管执法队员谢欢欢、硚口区宗关街新合社区居民宋汉琴一起来聊一聊,“面对面、听期盼”大走访倾听民意解难题的故事。
“大走访”解基层群众最需要解决问题
市民代表宋汉琴平时与城管接触较多,也是一位热心公共事务的人。她反映说,武汉市最大的渔具市场就位与硚口区荣东和学堂两个社区间,这个90年代自发形成的渔具市场有100家经营户。一些渔具经营户和顾客常常在店前巷道内拉长鱼竿测试?!坝愀湍敲闯?,一拉开就影响行人走路?!彼未蠼悖泵嫣岢?,能不能管一管这种“悬空式出店经营”行为?结果接访的队员马上将信息反馈给一线执法队员。第二天问题就得到了解决。
在“面对面”现场接待群众的谢欢欢,对本次活动中处理问题的效率深有感触?!笆忻裣殖√岢龅奈侍猓背【妥揭幌叱枪芏釉钡氖种?。两位城管队员当即就前往渔具市场调查情况,发现确实存在这一问题后,就挨家挨户给经营户做工作。经过反复的沟通,市场内27家有此类安全隐患行为的渔具店主全部承诺——若顾客实在要验货,就拿到对面墙角的位置去试杆。”谢欢欢说。
郭养和介绍说,“大走访”不仅是简单的接访,它包括召开座谈会、入户走访、问卷调查、民情热线等方式,希望调查了解当前群众对城市管理工作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困难和问题。重点调查了解基层和群众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最需要的政策和措施、最希望城管系统各部门改进的工作。
据了解,在首次活动中,两个小时内,就接待了30多位使命,听取反映有关城市管理方面的问题、意见建议42件。到第二天中午,其中30件问题已经得到解决,另外12件涉及跨部门管理的问题,也已转交给相应的部门,拟定方案尽快解决。
促进工作作风改善 建立长效机制
为什么有些问题长期存在都没有解决,但“面对面”一投诉,马上就能得到解决?面对市民代表提出的质疑,郭养和表示,一些问题确实存在处理周期较长的问题,但肯定不是因为工作作风问题。
他解释说,大多接到的投诉都是电话投诉。很多时候,市民描述不清。城管接投诉后,需要前往现场调查了解情况。有时候与事实不符,还得跟投诉人联系核实后,再其次前往调查。但“面对面”投诉,现场就可以把问题沟通清楚,现场查实无误就可以处理了。但通过这种活动,也促使城管部门加强责任,建立长效机制,提高工作效率。
据透露,城管各部门将走访调研中收集到的问题和建议,按照难易程度、轻重缓急、近期和长远、意见和建议进行归纳分析梳理,分门别类建立民情台账。就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和重点事项,结合本部门职能,做出具体承诺,制定为民办事方案,明确责任主体、办理措施和完成期限,并通过本地主流媒体、行业门户网站向社会公开,广泛接受社会监督。
创新工作方法 市民用公众号可直接投诉违规行为
依靠一次两次的走访,并不能彻底解决问题。以日常性检查工作、现场办公、项目调度等代替走访,以良好作风和实际成效取信于民。武汉城管力争将“大走访”行动打造成密切干群关系的抓手、矛盾化解的平台和机关干部作风的试金石。
据透露,为巩固大走访活动取得的成效,下阶段,他们将创新工作方法,充分利用“智慧城管”、网站、手机APP、微信微博公众号等,宣传推广“四大专项行动”,号召市民参与到其中。
“我们还专门建立了一个钉钉群,把市民代表、社区干部、执法队员和城管负责人都拉进来。有什么问题,可以第一时间‘面对面’直接交流?!?郭养和说。另外,现在市民只要通过官方微信点击“便民服务”,选择“作风曝光”和“我要投诉”就可以监督城管工作或直接反映问题。在服务群众的过程中进一步深化城管执法队伍建设。(郭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