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致曼妙的楚式漆器、惟妙惟肖的葫芦烙画、纹饰流畅的仿古青铜器、战国楚绣、雕花剪纸、磨鹰风筝……8月10日下午,全国40余家知名网络媒体记者走进荆州市荆楚非遗技能传承院时,一件件曾经散落在民间“非遗珍宝”令人眼界大开,仿佛置身于一座博物馆。
作为我国第一家荆楚非遗技能传承基地,荆楚非遗传承院由荆州创业学校投资建立,现建有占地5000平方米非遗博物馆及2900平方米的楚式漆器生产性?;な痉痘兀⑷梦羧丈⒙湓诿窦涞姆且糯顺晌霸旱慕淌?,也让他们不再为“技艺无传人”而担心。
141686891449012356.jpg (163.67 KB, 下载次数: 0)
“艺术类专业的学生会开设20课时的非遗技艺课程,此外学生还可自愿报名免费参加技能培训,如果被大师们看中,还可拜师学艺。”长江艺术工程职业学院党委书记庄万鹤介绍,入驻的非遗传承大师被特聘为学校老师,开班授课,这一方式大大激发了学生们的兴趣。几年来,已有数千名职业院校学生参与非遗传习课程体验,数百名学生被非遗传承大师收为弟子。
3年前,当时正在该校读学前教育专业的大二学生王祥素,报名参加了楚绣技艺传承人李友珍的体验课程后,被其所深深吸引,最终拜在大师门下学习楚绣技艺。大专毕业后,她决定留校担任李友珍的助手。
“我每天会在这里上6节课,已经有300多名学生跟着我学习。”在传承院的楚绣传承工作室里,今年54岁的李友珍正俯首在绣架前,用“链子扣”针法勾勒出龙凤的图案。她从14岁就开始跟随奶奶和母亲学习绣花,虽然这些楚绣的技艺是是家族祖传的手艺,但是李友珍还是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学习并传承这些技艺。
695019142635033819.jpg (87.65 KB, 下载次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