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空降服务app免费版-初中生200块钱可以约,51品茶最新,51茶楼最新版本

36岁“大伢”突发心脏病却害怕手术 家长医生联手哄他上手术台
2017-09-05 14:48:00 来源:汉网

图文无关

武晚传媒·武汉晚报9月5日讯(记者王春岚 通讯员张方方 刘坤维)“开心吗?记者姐姐知道你表现很好,乖乖住院,专门来看望你啦!”

“开心!呵呵……”

光看对话,很难想象,躺在床上,冲“记者姐姐”露出笑脸的,竟是一位36岁男子,而且刚刚经历了生死?;?/p>

他叫王东(化名)。因为早产,从小身体就弱,一直活在3、4岁,家人提起他,总是称他为孩子。在爸妈和姐姐的精心呵护下,王东的日子过得很开心。

36岁“大伢”突发心脏病

每分钟心跳240

今年7月16日,王东突然“感冒”,发烧、咳嗽。家人带他到医院看病,检查时发现他肝肾功能异常,心电图也异常。正常人每分钟心跳60-100次,王东每分钟心跳高达240次。

心跳如此快,王东却无法表达出来。考虑到他的特殊情况,医生建议赶紧转往上级医院。

17日,王东住进武汉协和医院心内科,此时病情急转直下,他已休克。

“室上性心动过速,感冒诱发重症心肌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中、急性肝肾衰竭……”

看到诊断,王爸爸和王姐姐眼前一黑。

医生告诉他们,眼下合并多脏器衰竭,暂不能手术,只能先稳定病情。

两次大抢救

幸运捡回一命

肝肾受损,不能随便用药。医生尝试给王东做电除颤来恢复正常心跳,却不能维持,只要停下操作,心跳立刻居高不下。持续下去,可能面临心衰死亡。

王东只能躺在床上,靠静脉输液和用少量药物来治疗。

“孩子表达能力有限,难受也无法说出来,太心疼了?!蓖踅憬慊匾?,身体不舒服、又不懂事,弟弟在病床上不停闹腾。为防他挣扎受伤,医生不得不用上束缚带,将他“捆”在床上。

每天抢救,期间还经历了两次凶险的大抢救,前后三次输血近4000毫升,王东终于缓过来。8月4日,他平安出院,继续休养,等血小板恢复正常,就可接受手术。

给“大伢”做手术

陪聊a计划,成功

8月29日,王东身体恢复顺利,再次回到武汉协和医院,等待手术。

医院心内科副主任陈志坚教授介绍,王东的心脏相当于多了两条“电路”,使用镇静剂,用导管将器械从股动脉送入心脏,做个常规的射频消融术“切断电路”就可消除症状,一般不会再复发。

王东的手术难点就在于他是“大伢”,不懂得配合。长时间住院,他像所有孩子一样,对“白大褂”很害怕,看到医生就哭,吵着要回家。做全身麻醉,可以确保王东安静接受手术,但费用高、存在术后感染风险。理想状态是使用镇静剂,做局部麻醉。

万一手术台上突然闹腾起来,怎么办?

万一突然自己伸手拔掉导管,怎么办?

万一拔到一半,导管断在体内,怎么办?

针对这三个“万一”,心内科、麻醉科、手术室、护理部反复商议。最终决定采用两套方案:先按常规手术做镇定,医生、护士陪聊;如果镇定失败,立刻采用b计划,改做全身麻醉。

31日,王东最信任的管床医生陈敏出面,和王爸爸、王姐姐一起,告诉王东“要做ct检查”,将他“哄”进手术室。

摸着王东的手,陈敏陪他聊天:“今天我们要看看你的心脏恢复得怎么样了,是不是和大家的心脏长得差不多……”

趁王东专心聊天,护士赶紧扎针,麻醉师严密监控,确认镇静剂起效,这才开始做手术。

40分钟后,手术在不知不觉间结束,总共用了两支安定注射液,费用4.4元。

昨天,王东出院回家。他现在心跳很正常,每分钟84次,能吃能睡,看到陈敏医生就要握手:“爸爸妈妈都说是你们救了我的命,我要感谢你们!”

“大伢”活得岁月静好

家人、医生互谢对方“负重前行”

“孩子能顺利康复,多亏了家人坚持。”昨天,陈敏一边翻看治疗记录,一边对记者感慨,这家人太不容易了。

王东家在东西湖区,父母退休,家境很普通。因此在制定治疗计划时,医生们千方百计为他们省钱,但两次住院前后仍花了20多万元。王爸爸所在的武汉市城市防洪勘测设计院发动了捐款,亲戚朋友也送来些钱,但大头几乎都是姐姐、姐夫鼎力支持,单位、家人和亲友的团结,很令人感动。

最凶险的一次大抢救,王东血压极低,救治希望很渺茫。抢救期间,医生和家属几次谈话,家人坚定要求要救他。幸运的是,抢救三四个小时,王东奇迹般转危为安。陈敏说,宣告王东平安的时候,王爸爸激动得跪了下来。

同样的,王家人也特别感谢医护人员。王爸爸说,第一次住院,孩子病情平稳了,医生主动提出让他们转到东西湖区人民医院做治疗,可以省钱;在此期间,陈敏医生每天都给家里和区医院打电话,询问王东恢复情况,尽早安排他做手术;两次住院期间,医护人员们对王东也很关照,“对患者这样负责人,都是人民的好医生!”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