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晚传媒·武汉晚报11月20日讯(记者李冀 图/汪继生 摄)“逛了5年的相亲角,还是没能找到好姻缘,而且发现很多相亲信息都是留的同一个号码,打过去居然是婚介所的,都是要收钱的,就算了交了钱也难以成功?!苯裉?,武汉晚报读者张先生致电本报称,洪山公园无影塔下的“民间相亲角”被不少职业婚介占据,除了女多男少的问题外,更重要的是挂牌的多,成功的少。
记者寻到洪山公园无影塔下,发现满眼都是各类征婚寻缘信息,大爷大妈为子女相亲,撑起一把伞,席地而坐,在伞面上贴着子女的信息及求偶的标准,热闹堪比集市。
在现场,性别、年龄、身高、学历、户籍、收入等等,都像每个人身上的标签。你发现一个人仿佛变成了贴着二维码的商品,静待扫码。
“婷婷,女,29岁,外企白领,985院校硕士。寻有房有车有存款有爱心40岁以下男士,以结婚为目的,非诚勿扰?!蔽寤ò嗣诺南嗲仔畔⒋罅淠信按鄱痢保舐璧鞘殖直始潜救险婕锹汲醋哦杂Φ男畔?。
“我在这里都坐了5年了,还是没成功?!毕殖?,记者发现很多撑伞相亲的大爷大妈都是???,就像上班一样为子女的婚嫁问题操碎了心。
同时,记者发现,相亲者真实身份难以核实,相同手机号会出现在几十甚至上百份相亲信息上,拨通电话后,几句闲聊便可知是职业婚介机构而并非相亲者本人或家属。
在相亲信息纸上多数都附有二维码,有的是相亲群、有的是婚介所公众号、有的是个人微信号,加好友之后,会发现部分为职业婚介机构,只有极少数貌似相亲者本人或亲属。
据张先生说,他已经去过很多次洪山公园的相亲角了,发现都是50后的大爷大妈在给子女相亲,成功率非常低,很多人都是抱着死马当成活马医的心态。而且去了好多年,都成生活习惯了。
张先生观察发现,这个自发的民间相亲角更多的是职业婚介机构,甚至可能不乏有婚托的可能。无论是公布信息还是撑伞信息都是大龄女青年居多,他估算了一下超过总人数的70%,而男性相亲信息却少得可怜。
“都市大龄男女青年婚恋问题,可能确实是个问题,如果共青团妇联等组织能有规划地组织正规的相亲活动,或许是解决这个社会问题的突破口。”不少大爷大妈都强烈表示,希望能有官方正规机构帮助解决大龄男女青年婚恋问题。
当夜幕降临,这里成了大妈爹爹们广场舞的天下,少了白天相亲的焦灼戒备与纠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