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一部不带字幕的中国舞剧,如何在海外传播中国文化遗产与环境?;さ睦砟钣氤晒??一次以剧为媒的文化交流,为何能在埃及政界、学界等多个界别引发广泛反响?“一带一路”构想下,面对日益频繁的对外文化交流,中国文化在走出去的同时,如何走进当地人民,为民心相通做好桥梁与纽带?国内首部文化遗产传播剧《遇见大运河》的海外实践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和思考。
运河相遇 惊艳尼罗
11月28日,东西方的“两滴水”在尼罗河畔相遇了。
当地时间晚8点,文化遗产传播剧《遇见大运河》在埃及开罗歌剧院上演。这座坐落于尼罗河畔、有着140多年历史的著名歌剧院当初正是为纪念苏伊士运河开通而修建的?!队黾笤撕印吩蛴珊贾莞杈缥杈缭豪?年创作而成,描述了中国京杭大运河从开凿到繁荣、从被遗忘到今天被?;さ墓适隆A教踔匾撕?、两大文明古国,通过这样“文艺”的方式,开启了为期7天的邂逅。
图丨剧组在开罗歌剧院演出前。
开罗歌剧院主厅内,中国驻埃及大使宋爱国和埃及文化部部长希勒米·纳姆纳姆、开罗歌剧院院长伊楠斯·阿卜杜戴一姆等130多位埃及文化艺术界人士,以及千余名观众观看了演出。
尽管没有字幕,但随着剧情的推进,场内不断响起热烈的掌声。
演出结束,众多观众仍不愿离去。希勒米·纳姆纳姆走上舞台高兴地说,你们的演出非常精彩!中埃两个文明古国都拥有一条运河,对人类的繁荣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位埃及观众竖起了大拇指,他说,整个表演、舞美和音乐都令人惊叹,应该在埃及多演出几场,让更多埃及人了解中国大运河与对它的保护。“我之前不知道中国也有一条和我们苏伊士运河同样重要和伟大的大运河,大运河遇到的保护问题,我们的母亲河尼罗河也会遇到。这部剧打动了我,有机会,我想去中国大运河实地看一看?!?/p>
中国故事 催泪海外
开罗歌剧院的演出,是《遇见大运河》演出的第126场。
截至2016年12月,剧组已完成国内巡演,走过大运河沿线六省两市(江苏、安徽、浙江、河南、山东、河北、天津、北京),“遇见”14万名观众。
今年,在国家艺术基金扶持下,《遇见大运河》开启国际巡演 ——“世界运河遇见之旅”。6月和7月,《遇见大运河》已先后在法国尼斯歌剧院、巴黎议会宫和德国柏林海军上将宫成功上演,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高度重视,并在当地引起强烈反响。
中国的好故事,应该如何走向世界?《遇见大运河》导演崔巍认为,关键还是要找好对象和切入点。
《遇见大运河》的“世界运河遇见之旅”,每个巡演站点运河都对当地社会发展发挥过重要作用,运河在当地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有了这样的背景,文化交流便有了天然的亲近性?!叭绻赜谒找潦炕虬湍寐碓撕拥木缒坷次夜莩觯闶遣皇且蚕肟匆豢??”崔巍说。
同时,更要看到,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是全人类共同关心的话题?!队黾笤撕印氛亲プ×苏飧龉餐ǖ??!队黾笤撕印匪淙唤彩隽艘桓鲋泄适拢飧龉适乱部赡苁鞘澜缌硪惶鹾恿?、另一处世界遗产的缩影。
图丨中国驻埃及大使宋爱国、中国驻埃及文化中心参赞石岳文、文化部长希勒米·纳姆纳姆,开罗歌剧院院长伊楠斯·阿卜杜戴伊姆在世界运河长卷上签下?;ぴ撕拥木鲂摹?/p>
“欧洲巡演时,一位意大利观众在散场40分钟后还在对着舞台流泪。她告诉我,这是她第一次看中国舞剧,剧中人类的狂妄自大和对自然的肆意践踏引发了她的强烈共鸣。这让她意识到,如果没有敬畏,意大利人不仅也会失去那些灿烂的文化,还会失去生存所需的一切。这部剧为她种下了?;び牍匕闹肿印!贝尬〗樯埽獠烤缭谂分薇黄兰畚乇鹩腥宋墓鼗车淖髌?。
崔巍同时认为,坚持演出剧院高端化和观众本地化,也是保证文化交流效果的重要手段。30日《遇见大运河》在亚历山大演出后,中国驻亚历山大总领事徐南山说,750座的主厅,75%以上都是埃及观众,掌声说明了一切。非常感谢《遇见大运河》,这部剧为后续中国文化走进亚历山大又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诗情画意 文明交响
文明的交响不仅在剧场内回荡。
埃及巡演期间,演员们除了保证28日和30日在开罗和亚历山大的两场演出,还参与了开罗中国文化中心成立15周年庆典、与埃及艺术研究院和苏伊士运河大学的交流等活动,并到苏伊士运河采风。
图丨剧组在苏伊士运河岸采风。
开罗中国文化中心是新世纪我国政府在海外开设的第一个大型文化中心。中心主任、驻埃及使馆文化参赞石岳文表示,15年来,开罗中国文化中心不间断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在呈现国内最优秀文化艺术作品的同时,坚持结合埃及本地特点。比如尼罗河龙舟竞赛、《遇见大运河》等诸多接地气的活动,受到埃及民众的普遍欢迎。
图丨剧组在埃及金字塔采风。
苏伊士运河大学孔子学院埃方院长兼语言学院院长哈桑·拉杰卜说,埃及和中国都是文明古国,但距离遥远,交流不便。如今,在埃及学中文的学生很多,剧场演出让埃及民众能够领略中国魅力,来校交流又将中埃友谊的种子播撒在青年一代,这样的交流很有深度和意义。
图丨剧组演员与埃及艺术研究院师生交流并合影留念。
据崔巍介绍,这种立体化多层次的文化交流形式其实在国内巡演时就已形成。国内巡演时,每到一站,剧组都会结合当地实际,采取座谈、展览、行为艺术、快闪演出等多种形式,对大运河及世界文化遗产进行普及宣传。这种做法得到了大运河遗产?;す芾戆旃遥ㄔ疑暌虐欤?、联合国环境署等部门的充分肯定。
宋爱国说,埃及是“一带一路”构想的重要参与国,民心相通又是构想的重要内容?!耙淮宦贰碧岢龊?,中埃在文化交流方面做了许多工作,特别是2016中埃文化年期间,在两国20多个城市举办了众多精彩活动,受众达2000万人。如今,杭州歌剧舞剧院携《遇见大运河》来埃及演出,让两国都拥有的以航运为目的的运河不断延伸,成为文化交流的纽带,而且这个纽带富有诗情画意。
据悉,埃及巡演后,《遇见大运河》还将继续其“世界运河遇见之旅”,预计还将访问希腊科林斯运河、巴拿马运河、俄罗斯顿河运河等,继续搭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桥梁。(本文图片由 荣平 提供)(人民日报社中央厨房·N度生活工作室 唐中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