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图片 图文无关
确诊第三天开始透析 坚持18年病情平稳 肾衰婆婆成为医院铁杆粉
武晚传媒·武汉晚报12月25日讯(记者王恺凝 通讯员陈梦圆)自2000年查出肾衰竭需要透析治疗,今年62岁的徐玉香就成了武汉市第四医院血透室的???,至今已坚持18年。近日,在武汉市四医院肾内科一年一度的肾友会上,肾内科许传文主任专门为徐婆婆颁发了“最佳肾友奖”。
今天上午不到八点,武汉市第四医院血透室医护人员正在整理透析器材。62岁的徐玉香是来得最早的一个。她家住青山,每周都要来报道2—3次。
回忆起当年确诊的情景,徐玉香仍然历历在目。2000年,年仅45岁的她得了这个别人都说是“人财两空”的病。最初的慌乱和绝望过去后,想办法活下去成了最迫切的问题。在详细分析她的情况后,医生建议她接受长期的透析治疗。
徐玉香是该院肾内科最早的一批血透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她也见到过病友离世,但徐玉香的病情一直比较平稳。她将这个归结于自己“不走弯路”。
十几年来,她严格按照医生的安排进行透析,也不道听途说吃偏方、信江湖游医。徐玉香认识的病友不少,其中就有一些因为误信偏方、耽搁治疗的病友。
“医护努力好久,可能患者稍微不注意多吃一口不该吃的东西就前功尽弃了。”血透室护士苏春媚从血透室建成起就在这儿工作,20多年与透析患者朝夕相处,徐婆婆的依从性给了她非常深刻的印象。
苏春媚护士记得,以前做透析的耗材都是重复使用的,后来国家要求全部使用一次性耗材。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多患者不理解,但是徐婆婆都是极力配合。
血液透析患者都需要将手臂的动静脉吻合,形成一个内瘘。造瘘如果操作不当或自我维护不好,就会出现瘘管闭塞、感染、血栓、动脉瘤等并发症,要重新手术。脆弱的血管要承受得住这么多的折腾,全部要靠护士精湛的技术,还有日常精细的护理。每次做透析时,护士都会给患者进行卫生宣教,而徐婆婆总是能做到。如今,接近18年,徐婆婆的内瘘仍然是最开始的那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