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新村9号,是鲁迅在上海最后的寓所。它建成于1931年,是当时颇为高级的三层新式里弄房屋,红砖红瓦,砖木结构。132弄的倒数第二幢,便是鲁迅的家。
图丨上海鲁迅故居外景。资料图片
“在那个年代,这里已经通上水电煤了?!甭逞腹示庸芾聿恐魅析谋蠼樯?。不过当时还比较偏僻,鲁迅刚到大陆新村时,屋前“有块空地,雨后蛙声大作,如在乡间”。
鲁迅在这座城市生活了9年多。在上海,鲁迅先后住在景云里、拉摩斯公寓。周海婴出生后,为给孩子更好的生活环境,同时也为了躲避当局的拘捕,1933年4月11日,鲁迅以内山书店职员的名义迁入大陆新村。
故居屋前,小小铁门内,有小小花圃,种植桃树、紫荆、石榴等花木。底层前间是客厅,后间是餐室??吞厦娲跋拢抛判砉闫绞褂霉姆烊一?;窗边挂着一幅周海婴4岁时的照片,一副居家生活的面貌。在这间寓所,鲁迅过上了一生中最为完整的家庭生活,有妻有儿,真正成了一个家。
鲁迅对孩子十分疼爱??吞唤前诜抛磐婢叱鳎锩媸兆藕Sさ难屏?、球拍、积木、套圈等玩具,满满当当。
图丨上海鲁迅故居的一楼会客室。资料图片
故居二楼前间,是鲁迅的卧室兼书斋。鲁迅以“租界”两字的一半将之命名为“且介亭”。1930年,鲁迅因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等社会活动,被国民党当局秘密通缉。这一片属“越界筑路”地区,国民党反动派不会前来公开抓人。
进门紧靠东墙,是一张黑铁床,床顶上罩着许广平缝制的竹布绣花帐顶。床的一边,叠着棉被与毯子,褪色且泛黄的白底床单和一个小枕头。
卧室南窗糊着彩色玻璃纸,窗下是书桌,桌上放着文具、烟具等,鲁迅几乎用了一辈子名叫“金不换”的毛笔插在一只瓷龟的背上。桌面上还有一盏绿玻璃罩台灯,这是共产党人冯雪峰为了鲁迅写作方便而赠送的。
图丨上海鲁迅故居二楼,鲁迅寝室兼工作室。资料图片
鲁迅的文章大多作于深夜。当众人都睡了后,他便沏上一壶浓茶,用棉套捂住茶壶保暖,然后开始工作,直至天将破晓时方才就寝。
在这里,鲁迅先后编选他的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以及《且介亭杂文》等7本杂文集,翻译了4本外国文学作品,编印出版了《木刻纪程》等中外版画。在生命的最后一年里,鲁迅大部分时间都用在瞿秋白的《海上述林》出版、译作上。这一年他经常在病中,体重只有37公斤,可是他还支撑着病躯,坚持一遍、两遍地看校样。
鲁迅去世也是在深夜。窗边壁上的日历记录着日期:民国25年10月19日;镜台上的闹钟指针停在早晨5时25分,这是鲁迅逝世的时间。
鲁迅逝世后,许广平搬出,房屋的主人几经变化。1950年,国家决定恢复其为鲁迅故居?!靶砉闫角肓税肽昙倩氐缴虾?,一点一滴亲手按当年原状布置、复原起来?!宾谋蟾嫠呒钦?。
而故居旁的鲁迅公园内,建有鲁迅纪念馆,边上便是鲁迅墓。1956年10月,鲁迅逝世20周年之际,鲁迅墓就从万国公墓迁到了这里,至今,依旧是松柏青青。(人民日报中央厨房·N度生活工作室 曹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