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晚传媒·武汉晚报1月12日讯(记者张全录 通讯员黄红波 )从军13年,干的是“海上城管”,驱逐进入领海的外国船只,维护国家海洋利益。退役后做了真城管,因为点子多,被同事称为“小诸葛”。共享单车难管,他冥思数日,提出了解决方案,收效良好;大树被盗伐,四周无监控,他旁敲侧击,10天就找出“恶人先告状”的违法者;街头牛皮癣难根治,他引进高科技纳米涂料,率先在全国实现了科技防“牛皮癣”。他就是青山城管委,人称“点子大王”的执法队员叶梅陵。
多方走访破获非法砍树案
叶梅陵是武钢子弟,出生于1982年,在黄海和南海服役13年,战友们都称自己是“海上城管”。2013年退役后,叶梅陵被安排到青山区城管委,成了名副其实的城管队员。上街管理街面秩序,叶梅陵从不动粗,喊话、劝导、帮忙搬动,是他最常用的手法。因为姿态友好,从未在管理中引发矛盾。
进入城管第二年,叶梅陵被调入园林执法部门。当年5月,白玉山一拆迁工地,十几棵几十年树龄的梧桐树一夜间被人砍伐。负责该处拆迁工地的单位一大早就去派出所报了警。叶梅陵赶到现场,发现这一区域一没有监控二少有人进出,线索极其有限。接下来的几天,叶梅陵先后找到拆迁区域内尚未搬走的几户居民了解到,他们半夜曾看到有人来伐树,这些人特别眼熟。经过多次比对,这些居民证实,砍树的人,正是报警的人,也就是负责拆迁的这家单位的工人。
“监守自盗”还“恶人先告状”,但叶梅陵没有更多证据。这些人砍树,必然会留下痕迹,那就从动机上着手。他到园林局一查,果然发现,拆迁单位在事发前曾打报告,要求砍伐这些树木,但园林部门没有批准。
动机有了,人证有了。叶梅陵找到拆迁单位,说明了一切。起初对方不承认,叶梅陵表示,如果不承认,派出所查清楚后,他们一样抵赖不了,还将受到治安处罚,不如“自首”,争取宽大处理,对方只好承认。城管部门对砍伐单位开出了6万元罚单,并转交公安部门进一步处理。这是园林执法权转移到城管部门后,全市首例园林执法案件。
巧妙化解油烟扰民难题
去年,钢花村街117街一楼一家餐馆被居民投诉油烟扰民。叶梅陵赶来发现店家证照齐全,且同意按照环保部门要求,通过在居民楼侧壁安装烟道上排油烟的方法进行整改,但居民们认为,油烟沿着墙壁走,一有火灾隐患,二有噪音影响,坚决不同意。叶梅陵想,双方都没有错,有没有折中的办法呢?他在现场转悠了几天,最终发现,这栋居民楼内,有个废弃的垃圾投放通道,通道从一楼直通楼顶。叶梅陵立即提出,餐馆借助这个垃圾投放通道排放油烟,既不扰民,又解决了油烟问题。双方都满意这一方案,争论化解。
划潮汐疏散区
解单车聚集难题
共享单车方便市民的同时,也带来许多问题。武汉市内主要商圈、地铁口附近道路,早高峰时常常被乱停放的共享单车堵死。叶梅陵分析发现,单车聚集,是人流潮汐产生的必然结果,聚集是需求量大的表现,一味地让单车公司清运,会造成晚高峰后,无车可骑的状况。于是,叶梅陵在青山区主要的商圈,建设一路、建设三路、奥山等周边500米内的宽阔处,设置了3个单车疏散区。早高峰,从四面八方骑到商圈的车子,单车公司派人就近清运到疏散区,早高峰过后,单车再陆续从疏散区转移出来,根据需求有序投放。这样一来,单车公司省去了长途转运,街面单车始终既充足,又不至于过于饱和。
遇事多换几个角度
考虑问题
叶梅陵因为管理点子多,被称为“小诸葛”。但叶梅陵觉得自己并不比别人聪明,只是喜欢琢磨,很多问题,看似是个死结,只要从多个方向思考,总能找到办法。
叶梅陵说城管工作要面对很多历史顽疾,比如街头牛皮癣,这类问题传统方法很难根治,就只能多动科技脑筋。
青山城管委工作人员介绍,叶梅陵在全市率先引进纳米涂料,用科技方法防治街头“牛皮癣”。目前,三弓路、园林路两处试验路段效果已经显现,青山区文明办也肯定了这一做法,还主动投入6万元,予以支持。明年青山还将增加三条试验路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