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严围填海管控措施出台!国家海洋局日前重磅发布 “十个一律”“三个强化”,被称为“十三条”。去年下半年,国家启动海洋督察,进驻辽宁、河北、江苏、福建、广西、海南六个省,重点围绕围填海专项对地方政府进行督察?!笆飞献钛稀贝胧┚褪钦攵远讲旖峁灾⑾乱┑?。
相信大家和麻辣姐一样,对围填海问题非常关注,尤其对住在沿海地区的朋友来说,更是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围填海到底出啥事了?“史上最严”体现在哪儿?以后围填海怎么搞?麻辣姐采访了国家海洋局的有关专家,和大家唠唠围填海的“前世今生”。
围填海存在违规审批,填了不用、填了乱用情况
围填海的问题不能“一刀切”。
大家都知道,荷兰、日本等国家早就视围填海作为缓解用地紧张、拓展生存空间的一种手段。据专家介绍,咱们国家目前海域开发利用总体上是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从2002年《海域使用管理法》实施到2017年底,全国依法审批填海造地总共有15.8万公顷,约占沿海地区同期新增建设用地的12%。海洋经济也发展起来了,国内的海洋生产总值在国内生产总值的占比从3.8%增长到9.5%。摸着良心说,围填海真不是“洪水猛兽”。
既然如此,国家为啥对围填海下狠手?其实,要打击的是不合理和违法违规的围填海。
看看督察结果,真是吓一跳。
有的人不按照海域使用管理的规定办理用海审批手续。比如,辽宁的锦州、大连、盘锦和葫芦岛,对海域内用海项目直接办理用地相关手续,面积达到了8091公顷。有的未批先建、边批边建。2012年以来,广西这种情况的围填海面积有860公顷。再比如,河北省围海养殖用海总面积约1.8万余公顷,取得海域使用权面积仅为27%?;褂械牡胤秸蛔魑?,三亚市对三亚莲花岛二期违法填?;疃榇Σ涣Γ榇ζ诩湟参茨苡行е浦刮シㄌ詈C婊徊嚼┐?。而江苏省仅提供了25个入海排污口的情况,这与督察组发现其各类陆源入海污染源338个(含养殖排水口125个),差距实在太大。
违规审批、填了不用、填了乱用,监管失位、处罚敷衍,怎能不让人恼火?
这些行为给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多危害。比如,自然岸线和滨海湿地减少、海水动力条件变化造成冲淤、海洋生物多样性降低……这严重背离了国家实施围填海政策的本意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宗旨。更何况,没有好的海洋生态环境,海洋经济就失去了发展的基础,老百姓享受不到碧海蓝天、洁净沙滩,民生福祉也大打折扣。
沿海地区土地价格快速上涨,助长了向海要地的冲动
事实上,咱们国家从2013年起就高度重视海洋生态文明建设,采取了一系列围填海的管控措施。2017年填海面积5779公顷,比2013年下降63%,全国围填海总量下降趋势明显。
可是,为啥还是遏制不住沿海各地向海要地的冲动?为啥不合理和违法违规的围填海屡禁不止?
督察发现,这背后的原因错综复杂。
首先,沿海地方政府没有真正落实新发展理念,?;び畔取⒓祭玫挠煤P吕砟罨刮慈妨⒒虿还焕喂?。地方政府是海洋生态建设的责任主体,也是这次督察的对象。
督察的重点,是查摆、解决围填海管理方面存在的“失序、失度、失衡”等问题。督察结果充分暴露了地方政府不作为、乱作为,重陆地、轻海洋和重开发、轻?;さ墓咝运嘉?。有的地方政府甚至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违法用海视而不见,更谈不上执法查处。不少违法围填海甚至由地方政府主导或政府平台公司组织实施,地方海洋部门执法监管更是难上加难。
此外,沿海地区人多地少、缺乏用地空间的问题普遍存在,客观上也造成了向海要地的迫切需求。特别是2008年全球金融?;⒑?,为了“扩内需、保增长”,全国围填海造地达到了高峰。
当然还有“钱”的因素。目前海域使用成本过低,海域使用金征收标准自2007年颁布实施以来10年未调整,海域价格严重偏离其价值。根据相关测算,部分地区围填海形成的土地成本仅为周边土地招拍挂价格的1/10左右。沿海地区土地价格快速上涨,客观上也刺激了向海要地的冲动。
另外,围填海造地矛盾相对较少。土地征用涉及拆迁安置补偿的人数较多,容易引发社会矛盾,这也使地方政府更愿意通过围填海来获取土地。
“史上最严”严在哪儿? “动真格”“零容忍”毫不含糊
分析完“病灶”,咱再看看海洋局开的“良方”。麻辣姐不得不感慨,这个“十三条”真可谓“动真格”“零容忍”,的确称得上“史上最严”!
比如,措施要求,违法且严重破坏海洋生态环境的围海,分期分批,一律拆除;非法设置且严重破坏海洋生态环境的排污口,分期分批,一律关闭;围填海形成的、长期闲置的土地,一律依法收归国有……拆除、关闭、收归、问责、停止、禁止、不批,一串串言辞犀利坚决、毫不含糊。
对涉及地区最关心的地产问题,措施里写得明明白白:“通过围填海进行商业地产开发的,一律禁止?!币簿褪撬担院笏脖鹣胪ü詈@吹饭纳桃德ヅ??;凡澈5呐笥岩部梢苑判牧?,从今往后,“渤海海域的围填海,一律禁止” 。
可见,海洋督察绝不是走走过场,是真抓实改。责令整改842件、立案处罚262件、???2.47亿元……这对沿海地方政府和商业利益集团都是一种有力震慑,督察就是要给老百姓一个实实在在的交代。
围填海以后怎么搞?强化生态用海和集约用海
除了关注后续整改和问责,麻辣姐更关心以后围填海到底怎么搞?
出了要严格遵循“十三条”规定,海洋局还打出了一套针对围填海的政策组合拳,强化生态用海和集约用海。
据专家介绍,2018年会继续暂停下达地方围填海计划指标,对符合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用海、公共基础设施用海、公益事业用海、国防建设用海等四类项目,采取“一事一报”方式审查和安排围填海计划指标,其他一般性项目不再安排。
国家海洋局还会同财政部想了一个招儿:建立健全海域使用金征收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利用价格杠杆,加强围填海规模管控。这也意味着即将大幅提高填海类的海域使用金征收标准,使其基本与填海区域周边土地平均价格持平或者略高,真正达到用经济手段调控围填海的目的。
2017年国家海洋局还印发了一系列围填??占洳季趾推矫嫔杓频募际醣曜迹煤R竽扇胗煤I蟛槟谌?,进一步提高用海的生态门槛。
此外,还将严格落实海岸线?;び肜霉芾碇贫取6杂谖创锏阶匀话断弑S新使芸啬勘甑牡厍?,以及对围填海专项督察中发现的对海洋生态环境影响突出的典型问题整改不到位的地区,不得申请2018年地方围填海计划指标。
我国拥有约300万平方公里管辖海域,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多公里,是名副其实的海洋大国。第二批国家海洋督察正在进行,督察组分别进驻了广东、上海、浙江、山东、天津5省份,还是重点围绕围填海进行专项督察,后续会有更深入更全面的督察成果。麻辣姐和大家一样,盼望我们拥有水清、岸绿、滩净、湾美、物丰的美丽海洋。(人民日报中央厨房·麻辣财经工作室刘诗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