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空降服务app免费版-初中生200块钱可以约,51品茶最新,51茶楼最新版本

对于艾滋病,歧视比病毒更可怕/睡前聊一会儿
2018-03-03 00:01:00 来源:人民网
p.p1 {margin: 0.0px 0.0px 0.0px 0.0px; line-height: 22.0px; font: 16.0px 'Helvetica Neue'} p.p2 {margin: 0.0px 0.0px 0.0px 0.0px; line-height: 22.0px; font: 15.0px 'Helvetica Neue'; min-height: 17.0px} p.p3 {margin: 0.0px 0.0px 0.0px 0.0px; line-height: 22.0px; font: 15.0px 'Helvetica Neue'} span.s1 {font: 15.0px 'Helvetica Neue'}

思聊

思聊


睡前聊一会儿,梦中有世界。为推动全球艾滋病反歧视倡导工作,2014年,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将每年的3月1日定为世界“艾滋病零歧视日”。第五个零歧视日刚刚过去,受党报评论君邀请,今天我和大家来聊聊,如何消除对艾滋病人的歧视。

艾滋病是人类共同的敌人。截至去年6月,全球已有2090万艾滋病毒感染者获得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使病毒得到控制且利于预防传播),比6年前多了一倍。在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三五”行动计划已经全面实施,艾滋病经注射吸毒、母婴传播的路径得到了有效控制,经输血途径传播基本切断,接近零报告水平。虽然艾滋病还不能彻底治愈,但医疗技术的创新,防治工作的推进,让人们对阻击艾滋有了更强的信心。

然而,携手抗艾并不仅仅依赖于医学的进步。一些人冷漠、孤立的态度,给患者增加了巨大的心理压力。由此产生的自卑心理,容易导致患者拒绝配合治疗,使得原本可以遏制的病情,在拖延中进一步加重。研究显示,歧视不但直接影响受歧视者的心理和生理健康,而且将严重阻碍社会医疗服务和公共健康教育的进程。歧视的副作用比病毒更可怕,“有人被歧视的地方,就是艾滋病蔓延最快的地方”。正因此,改变人们对艾滋病的错误认知,对推动预防艾滋工作的进步意义十分重大。

医学理论和实践早就证实,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只有性传播、母婴传播、血液传播三种,握手拥抱、一起吃饭等行为,都不会感染艾滋病。诚然,无论是普及医学常识,还是转变观念,都需要一个过程,但摆脱偏见的桎梏,不再戴着有色眼镜“打量”疾病患者,却是我们可以立即去做的?!八耐纯嘁丫ァ薄跋M芄幻蜗氤烧妗薄澜缥郎橹岷瞬『桶滩》乐吻咨拼笫古砝鲦?,曾在一次会议上回顾中国艾滋病孤儿高俊的成长经历,政府和民间团体的帮助,在其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杉?,只有打好“精神疫苗”、让红丝带为更多人所“佩戴”,相关疾病患者才有可能无障碍地融入社会,顺利找到生活的信心与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都是我们的兄弟姐妹,全社会都要用爱心照亮他们的生活”。能否给予艾滋病患者更多理解、尊重和关爱,检验着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早在2012年,西安就出现过一个“艾滋病感染者请您喝茶”的小摊,当时得到了很多路人的支持与参与。此后,从和街头“求抱”的艾滋病患者真情拥抱,到各地涌现的志愿活动,观察这几年的变化,整个社会对于艾滋病患者的包容度正在逐渐提高。正如一位学者所说,类似的暖心行动不一定需要高科技或昂贵的物质成本,最重要的是社会需要凝聚这样一个共识:“我们是一个共同体,我们支持你?!?/p>

去年,中国当选为2018年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项目协调委员会副主席国。未来,中国将为艾滋病防治付出更多努力。“平等让我们更健康”,希望尊重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能成为更多国家和地区民众的自觉。不是背过脸,而是真诚地面向他们,这才是文明社会应有的理性与温度。

这正是:艾滋零歧视,关爱递温情。

大家晚安。(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思聊工作室崔璨)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