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晚传媒·武汉晚报3月7日讯(记者胡义华 通讯员吴遵华)备课只是老师的事?在武汉弘桥中学历史老师曾芳眼里,师生集体备课会让学生记忆知识更牢固,而且性格慢慢变得大方。曾芳老师“师生集体备课信息化教学”方式,受到老师热捧。
曾芳是武汉弘桥中学高一(4)班和高三(8)班历史老师,在教学中,她摸索出信息化教育,也需要有特点,不是简单采用平板电脑等灌输?!翱伪局度绻崆耙踩醚は?,收集资料,社会实践,并做成PPT课件,相当于也在备课。”曾芳介绍,学生甚至自己编写题目,针对难题,老师上课来一起进行分析讲解,“这种方法,学生们都很喜欢,而且记得很牢。”
在讲述古代经济、手工业、商业时,曾芳老师谈到了海上丝绸之路,谈到了瓷器、茶叶、纺织。高一(4)班女生郭文静此前,已经进行了预习,并做好了PPT,她在课堂向曾老师提问,“明清时期有些物品很赚钱,为什么不愿意打开国门,加强贸易?”曾老师为她这个问题点赞,详细介绍了当时不愿意打开国门的前因后果,“学生们听得很仔细,也很快记住了”。
而在讲述革命史时,学生刘伟的爸妈提前给他介绍了一位老红军,他去采访后还把采访内容做成了PPT,带着问题上课。刘伟表示,在收集资料,提前备课中,学到了很多知识?!把诳吻把?,然后课堂上由学生主导安排,理性思维更强一些?!痹纪ü改瓿⑹?,收到意向不到效果,不仅学生知识记得牢固,而且有些内向性格的学生,慢慢变得大方。学生张诺的性格一直很内向,曾芳老师通过这种让学生提前备课在课堂上发言形式,让张诺变得大方了,主动提出报名参加学校举行的“超级演说家”活动。
据了解,曾芳老师的这种师生集体备课信息化教学方法《国共十年对对峙》课题,通过层层比赛,去年底在全国教育教学信息化大奖赛中荣获高中组一等奖。
武汉市教科院副院长朱长华认为,让老师向学长一样引导,师生共同学习知识,把学生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同时学生掌握知识后在课堂上讲解,对学生要求较高,也让学生得到极大锻炼,这种师生集体“备课”,能让教学达到事半功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