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晚传媒·武汉晚报3月9日讯(记者胡蝶 通讯员钱磊)今天,武汉市人才服务中心、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联合发布了《2017年度武汉市高校毕业生薪酬调研报告》。
本次调查对象为2017届留汉就业的专科、本科、硕士、博士毕业生,调研样本覆盖武汉市各类型近百所高校的2017届留汉就业毕业生,共回收调查问卷12584份,其中有效问卷11803份,有效回收率93.79%。
调查结果显示,武汉市2017届高校毕业生实际平均月薪4461元,实际平均年薪56417元;薪酬水平本科生增长8.25%,硕士生增长9.34%;其中金融业、房地产业薪酬最高;
不同学历高校毕业生薪酬水平
武汉市2017届各学历层次高校毕业生期望薪酬均高于实际薪酬水平,毕业生实际月薪与期望月薪相差1576元,实际年薪与期望年薪相差26229元。
不同类型高校毕业生薪酬水平。报告以武汉市2017届留汉就业高校毕业生11803人为总样本,将高校类型划分为“双一流”院校、非“双一流”普通本科院校和高职高专院校。总的来说,院校层次高的毕业生实际薪酬与期望薪酬均较高。
不同行业高校毕业生薪酬水平
整体而言,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高薪行业主要集中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相对应,在这些行业就业的毕业生期望薪酬也相对较高。
2017届高校毕业生留汉就业月薪较高的行业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4984元)、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4847元)、金融业(4796元)。毕业生年薪较高的行业是:金融业(69714元)、房地产业(61733元)、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60774元)。
不同类型用人单位高校毕业生薪酬水平
整体而言,武汉市2017届高校毕业生在“国有企业”和“高等教育单位”就业薪酬水平较高,除了本科生在三资企业就业薪酬较低,其他学历层次毕业生在三资企业就业薪酬水平较高,毕业生期望薪酬也相对较高。
2017届高校毕业生在不同类型用人单位工作的月薪最高的是高等教育单位(5527元),其次为党政机关(4844元),第三为国有企业(4757元)。高校毕业生年薪最高的是高等教育单位(74430元),其次为国有企业(64325元),第三为党政机关(64131元)。
不同规模用人单位高校毕业生薪酬水平
整体而言,武汉市2017届高校毕业生所在工作单位规模越大,毕业生薪酬水平越高,期望薪酬水平也相对应越高。
武汉市2017届留汉就业高校毕业生在2000人以上的单位工作月薪最高(5069元);在规模为100人以下单位工作的月薪最低(3998元)。高校毕业生在2000人以上的单位工作年薪最高(67872元);在规模为100人以下单位工作的年薪最低(48809元)。
不同职业类型高校毕业生薪酬水平
整体而言,科学研究人员、技术人员、金融业务人员是当前大学生就业的高薪职业,从事这些职业的毕业生对自我的期望薪酬水平也相对较高。
武汉市2017届高校毕业生在从事职业中月薪较高的是:科学研究人员(5328元)、工程技术人员(4880元)、其他专业技术人员(4870元)。不同职业类型中年薪较高的的三类分别为:科学研究人员(65940元)、工程技术人员(62746元)、金融业务人员(62166元)。
福利
武汉市2017届留汉就业高校毕业生所在单位提供福利待遇排名前五的分别是:五险一金(67.96%)、节日慰问(51.81%)、工作餐福利(45.33%)、带薪休假(42.76%)、免费培训(42.52%)。
工作满意度
武汉市2017届高校毕业生对工作的整体满意度为65.61%,四个分指标满意度排名从高到低分别为工作环境(88.38%)、职业发展机会(78.16%)、工作强度(76.32%)、薪酬福利(75.91%)。
工作稳定性
2017届留汉就业高校毕业生流动性较大,超过三成毕业生离校半年内有过离职经历。71.79%的2017届高校毕业生并无明显离职意愿,22.67%的毕业生离职意愿“比较强烈”,5.54%的毕业生有“非常强烈”的离职意愿。
生活成本匹配度
武汉市2017届高校毕业生除去住房成本,平均每月基本生活成本为2006元,租房居住的高校毕业生平均每月基本生活成本为2876元,贷款购房的高校毕业生平均每月基本生活成本为5716元,其中消费主要用于饮食(81.70%)、住房(52.97%)、购物(51.90%)和交通(35.57%)。
专科生的实际月薪为3425元,本科生4514元,硕士生5731元,博士生7682元。对比实际薪酬与生活成本可以看出,专科生的月薪基本可以承担租房后生活成本,但是远不能承担购房后基本生活成本;本科生同样无法承担购房后生活成本,仅扣除基本生活成本工资结余较专科生多,硕士生只能勉强承担购房生活成本,经济压力较大;博士生月均收入比购房基本生活成本高出1966元。
在收支关系中,34.67%的毕业生表示入不敷出,26.49%的毕业生收支平衡,28.92%的毕业生收入稍有结余,仅9.92%的毕业生表示收入大于支出。
薪酬水平变化与竞争力
2015-2017年武汉市2017届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的平均月薪整体呈现稳步上升趋势。与2016年相比,专科生增长1.54%,本科生增长8.25%,硕士生增长9.34%,博士生增长14.42%。博士生的增长远高于平均值,显示了武汉市对高端人才的重视程度和较高的渴求度,专科生薪酬增长率较大程度低于平均增长率。武汉市高校毕业生的薪酬水平与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留汉就业原因
武汉市2017届高校毕业生选择留在武汉就业的原因主要有:离家近(乡土情结)(71.79%)、家人或恋人的影响(32.63%)以及城市经济发展水平(26.72%);认为影响武汉市留住人才的因素排名前三的是:工资福利待遇(69.54%)、住房条件或者价格(61.05%)、发展机会(55.84%)。
期望薪酬普遍高于实际薪酬
此次调查结果显示,毕业生的期望薪酬普遍高于实际薪酬,其中月薪差距专科生约1600元,本科生约1500元,硕士生约1800元,博士生差距最小约1200元;年薪专科生与本科生差距2万至3万,硕博的年薪差距均在3万元以上。
流动性较大
调查数据显示,2017届留汉就业高校毕业生流动性较大,超过三成毕业生离校半年内有过离职经历;有28.21%的毕业生离职意愿较为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