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服务:让20多个兴趣小组校园开花
孩子们都说,姚集小学的“四点半学校”,就是一个“快乐驿站”。每天下午4点放学后,同学们都会兴奋地来到学校书法活动教室,开始他们最喜欢的书法活动。授课教师雷道力是学校书法社团的负责人,他带领志愿者老师利用业余时间编写了《文房四宝》、《小小书法家》、《小话墨香》、《书法变变变》、《美在书法》五本校本教材,引导孩子们在一个小时的书法时间里时而书写,时而欣赏,时而品味。
姚集小学每个学生在放学后都可以享受到这种自助式课程大餐。放学后的教室里,孩子们捧着自己喜欢的书本,专注地沉浸其中;操场上,孩子们或拼博“厮杀”,或围着教练争论不休;音乐教室里,孩子们伴随美妙的琴声放声歌唱。学校结合“文武双修”的办学特色,积极开展课后“四点半”活动,学校共开设了武术天地、音乐课堂、书法练习、美术剪纸、学做家务、趣味英语等20多个兴趣小组;除了上课,孩子们还可以和老师、小朋友一起玩耍,打乒乓球、羽毛球等。每天放学后的“四点半”兴趣小组活动成为孩子最期待的课程。
深度辐射:让40余位非党员志愿者参与服务
“四点半”学校开设以后,党员志愿服务者们不计得失,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义务担起这份责任,学校的教风、学风全面提升。他们这种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精神也深深地感染着、辐射着学校及社区的的人员,40余名非党员也纷纷加入“志愿服务”队,成为志愿服务者。
社区的非党员市民义务承担着学校武术兴趣活动。有80多岁的省“武术传统文化继承人”李钦焱老人,有木兰武校原武术教练李官虎老师,不仅制定了“四点半”训练计划,还先后开发武术特色校本课程《爱练武术》、《爱游武林》、《爱看电影》。结合教材,对武术兴趣爱好学生宣扬武术精神,还带领积极参加社区文艺活动,表演活动,比赛活动,持续开展武术工作,形成了学校鲜明的武术特色。
深长愿景:让1000余名家长放心满意
姚集小学党员志愿的愿景是:让1000余名家长放心满意。党员志愿服务以来,四点半学??瑁鞘艿缴缁峁刈?。学校正进一步探索,要尽力满足全校学生在四点放学以后的学习和生活的需求。
健全志愿者服务机制,力促志愿者工作规范化。建立志愿者服务队活动登记制度,规定活动开展周期。针对家长、学生的需求,定期精心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服务活动,使志愿者服务、“四点半学校”经?;⒊ばЩ?。
优化志愿者队伍,让服务团队更有朝气。一方面,继续加大志愿者教育力度,引导和激励服务社会、服务学生工作的积极性,更多地投身到志愿者队伍中来;另一方面,针对我校教师老龄化,动员和吸纳各类专业志愿者的参与,特别是年轻人的参与,不断壮大服务力量,改善队伍结构。
采取多种渠道,还要让社会、家长有意识:“三点半”后的学生看护问题不能完全依赖学校,家长和社会也必须承担起一部分责任。转变他们在观念上的误区,认为孩子只能在学校和家庭两点一线的空间里生活?!币睦页と媚炅浣铣さ男⊙攀肿灾餍卸?,选择参与甚至设计自己的活动,给孩子更多的信任、时间、空间。
责编:董钰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