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空降服务app免费版-初中生200块钱可以约,51品茶最新,51茶楼最新版本

智库观察: 关于中美贸易战,智库大咖这么看
2018-03-23 20:42:00 来源:人民网

中美贸易战,最近是个热门话题(图片来自网络)

姚洋:美国把中国定位为竞争对手

第一批国家高端智库试点单位——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认为,中美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是蜜月期,九十年代后,虽然中美蜜月期并未延续,但美国精英对中国的政策主张仍然是以“接触”为主,他们认为这样能让中国与美国越来越趋同。但是,从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中国的经济发展超出预期,在2001-2008年间,短短七年出口翻了五翻。尤其在国际金融?;?,美国突然意识到中国正在快速崛起,中国的自信心不断增强,美国还适应不了一个如此自信、如此强大的中国。此时,美国精英对华态度和政策也逐渐发生了变化,甚至还有官员说让中国加入WTO是错误的,对华政策不再实施“接触”战略,而将中国定位为战略对手。2017年底,美国白宫发布的特朗普任期内第一份《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首次将中国明确定位为美国“战略上的竞争对手”,这一提法首度公开化。

对中美贸易战,姚洋认为应该积极应对,从自身政策调整方面可以在以下两个方面努力。

一是增加进口和国内消费。中国每年进口大约两万多亿美元,其中消费品进口仅占3%-4%,不足其他国家的一半。同时,在经贸关系方面要以国内需求为主,中国经济在转型,需要增强国内消费。

二是全面实施负面清单制度,持续扩大外资开放领域,激励民营企业做得更好。现在的行业管理都是“有罪推定”,导致行政成本高昂,也使得部分产品国内价格远高于国外市场价格。应全面实施负面清单制度,扩大对外和对内开放,增加行业竞争水平,通过“快鱼”激活“慢鱼”,激励民营企业创新发展。比如,从家电、汽车等行业对外放开竞争的历程来看,放开竞争后,民营企业没有倒下,反而促使我们的民营企业做得更好。

姚洋(图片由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提供)

卢锋:对贸易战,我们不找事,也不怕事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卢锋认为,特朗普主政元年中美经贸关系虽在波折起伏中大体平稳,然而美国相关政策总体上朝强势鹰派方向转变。近期以来美国政府一系列组合政策所传递的信息,显示其对华经贸政策方针调整已大体完成布局,呈现一些新特点。

特点一:在国家战略层面进一步强调经济问题重要性,聚焦中美经贸关系现存矛盾问题,提升相关政策目标优先度。美国认为,经济安全就是国家安全。

特点二:在贸易方针上突出强调对等性原则,试图为对华经贸政策强势调整提供合理性依据。

特点三:选择从会谈对话到贸易制裁各种手段对中国施压。

特点四:在经贸关系领域自设标准,区分“守规矩”与“不守规矩”两类国家,通过督促各国“选边站队”对中国施加压力。

特点五:去年11月上旬美国商务部发布新版《中国非市场经济地位》报告,为美方对华反倾销继续采用第三国价格和成本这一违背WTO规则做法制造借口。

特点六:指责中国等WTO成员国利用多边规则获取不正当利益,要求在贸易领域获得超越多边规则约束的法外施法权力。

针对这些特点和美国近期采取的贸易战措施,卢锋建议,我方应采取不找事、不怕事、先礼后兵、留有余地的方针,从缓解风险、反制摩擦、实施配套措施等方面给予有理有利有力的应对。

首先是主动调整缓解风险,引导中美经贸关系朝“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方向发展”。比如,可以考虑加快特朗普访华就能源进口所达成协议的实施落地,结合国内扶持消费政策,适当降低汽车等产品进口关税。

其次是准备反制回应措施。比如,制定报复清单第一时间回击,利用WTO多边规则维护我国合理权益,调动各方面因素遏制美方?;ぶ饕濉?/p>

第三是实施综合配套政策。贸易战本质上是零和甚至两败俱伤的游戏,只有应对贸易战的配套政策才有可能成为释放潜在利益的选择。我们要坚持自主深化改革与扩大开放方针,改进经济体制与政策不完善因素并构建良好营商环境,在着力提升我国潜在经济增速同时,更有说服力地回应美国对我经济体制的误读。

商务部对从美国进口的部分产品加征关税(商务部网站截图)

徐高:建立信心应对中美贸易战

光大证券资产管理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徐高认为,这次中美的贸易摩擦,从短期看,美国主要目标是要降低对外贸易赤字。特朗普上台前就誓言降低美国对外贸易赤字,但美国对中国贸易逆差从2016年3470亿上升到2017年3721亿美元,对中国的贸易赤字反而增加了。现在正面临着美国中期选举,特朗普一定会采取比较强硬的态度并释放信号来为选战服务。从长期看,现在美国精英认识到中国不可能走美国的发展道路,且未来中国经济规模预测会超过美国。

作为中国一方,既要防止矛盾激化,又要保证国家的利益不受损,积极回应。徐高指出,可以从几个维度寻找解决方案。

第一是建立信心。中国是贸易顺差国,美国是贸易逆差国,即使贸易战爆发,中国无非把本来输出给美国的东西留给自己用。但如果美国不再从中国进口大量生活必需品,则会引发美国国内居民福利大幅下降,必定会侵蚀特朗普的民众支持度。

第二是充分运用多边框架结成的统一战线。中国是全球自由贸易受益者,如果中美贸易战爆发,中国对美国出口减少,会间接伤害到其他国家的利益。在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里,有很多附加值很高的中间品是从其他国家进口组装后再卖到美国所获得的,如苹果手机。从这个角度看,中国有很多利益同盟国家可以结成统一战线来应对美国。

第三是采取反制措施。中国可以将服务贸易这一巨大市场开放给美国的竞争对手——欧洲,或者让美国进入中国市场的速度稍微慢一点。美国作为服务贸易提供大国,绝对不愿意失去中国服务贸易市场开放先机的,这种做法将比向美国征收进口商品关税的效果更好。

第四是从中国内部着手,扩大内需。如果贸易战全面爆发,中国的外需将下降,维持国家的经济稳定就要靠扩大内需。从短期看,内需可以来自投资,一定时间内依靠投资来维持经济增长稳定是有必要的。但从长远来看,在产能过剩的世界经济里面,产能不是约束,需求才是约束。中国除了做世界工厂以外,还需要转变为全世界的大买家,要为全世界创造巨大的需求市场。

中国未来要通过增加国内消费拉动经济发展(图片来自网络)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智观天下工作室出品)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