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空降服务app免费版-初中生200块钱可以约,51品茶最新,51茶楼最新版本

钱远镜:“红色家庭”走出的抗战英雄
2018-03-28 13:49:50 来源:汉网

一纸发黄嘱托见证80年前“一门忠烈”———
钱远镜:“红色家庭”走出的抗战英雄


 


父亲钱亦石鼓励钱远镜去抗大学习的书信

汉网    “胆要大,心要小,思想要坚定……”这是父亲写给儿子临行前的教诲。昨日,孙女钱道波将写有这段话的纸片与叔叔钱远镜照片叠放一起,缓缓讲述在家庭熏陶下的钱氏“一门忠烈”故事。

一、咸宁钱氏“一门忠烈”

钱道波女士介绍说,爷爷钱亦石是著名的“红色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曾与董必武,恽代英等一起创办了武汉中学,被称为“红色教授”。1937年抗战爆发后,爷爷全身投入到抗日救亡运动。不久,因积劳成疾,于1938年1月病逝于上海。
爷爷去世后,奶奶王德训没有向组织提任何照顾要求,毅然回到老家湖北咸宁参加抗日活动,被游击队员们亲切地称为“钱妈妈”。

钱道波告诉记者,正是因为这样的家庭熏陶,1938年父亲钱远铎曾向航空委员会送去的一批抗日宣传品,随军机在日本上空散发,引起震动;姑姑钱韵玲、姑父冼星海均是爱国民主运动的积极参加者;叔叔钱远镜在抗大学习时经常与董必武书信往来,更是成为一位真正革命者……

二、去抗大学习获父亲鼓励

在钱道波的电脑上,存储了叔叔钱远镜的许多资料,有文件,照片,笔记,书信扫描件等。

“‘八·一三’抗战的烽火,燃烧着每一个中国不愿做亡国奴的人们的心,在这伟大的时代,每个人应当拿他所有的力量去贡献给国家,眼看着许多人都跑进这时代中去,我们学生,拿什么力量出来呢?平常在学校所学的是什么呢?这是我感到非常惭愧的事情。”这是钱远镜决心去抗大学习的心路历程。

临行前,父亲钱亦石专门给钱远镜题写了一段话嘱托:“胆要大,心要小,思想要坚定,耳目要聪明,态度要谦和,行动要机警,只有具备这些条件,才可参加民族战争。”


 

钱远镜(左)与姐姐钱韵玲,哥哥钱远铎,母亲王德训合影

三、父亲去世也未能回到身边

抗大的生活是很艰苦的。但为了抗日,钱远镜什么都能牺牲。

“爷爷去世的时候,叔叔未能赶回,他痛苦万分,在写给我父亲和姑姑的信中说道:‘不要太难过、悲伤,要替父亲报仇,继承父亲的事业。”钱道波搜集整理了家庭的许多书信来往材料。

钱远镜把自己在抗大学习的收获、思想状况,写信向董必武汇报。董必武立即回信:“你目前只应当一心不乱的学习,在课堂上、讨论中、在操场上、或在野外演习时,都能表现你的积极性,那时真正革命的人,一定要找你做朋友,望你注意!祝你努力!”

1938年2月,钱远镜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董必武勉励钱远镜抗大学习的回信

 

四、烈士衣冠冢落葬九峰山陵园

钱道波讲起叔叔,非常自豪。“叔叔当年双枪不离手,是远近闻名的‘神枪手’。在家乡带领游击队打日本鬼子时,村里出了一个汉奸。有一次,叔叔路遇汉奸时,远远的一枪打掉了他的帽子,吓得他落荒而逃。从此,敌人听到叔叔的名字便闻风丧胆。”

1941年8月,钱远镜率游击队与日军“扫荡”部队遭遇,游击队被打散,钱远镜不幸被捕。
被施重刑的钱远镜,坚贞不屈,日军又放出军犬,咬得他遍体鳞伤,血肉模糊,后在鄂城樊口惨遭日军杀害,抛尸长江,年仅22岁。

“叔叔的遗体被抛入长江,在九峰烈士陵园也只是他的衣冠冢”,钱道波双眼含泪道。
 

记者 李丽 通讯员 周丽
本文照片由《左拍右谈》公众号友情制作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