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晚传媒·武汉晨报3月16日讯(记者王春岚 通讯员张玮 李嫚)疑难病人带着转院单到大医院看病,可问起此前做过的检查、治疗过程和效果,病人却很难说得上来,接收医院不得不从头做检查、探索治疗方案,不仅增加看病费用,还可能增加治疗风险。
今天,中部地区首家神经系统疾病医疗共享平台在武汉协和医院成立,以武汉协和医院神经内科为依托单位,联合湖北、河南、河北等中部省份的82家各级医疗机构神经内科组成,平台内可共享病人医疗信息,为双向转诊提速。
83家医院互认检查结果 病人看病,告别“布朗运动”这是武汉协和医院在医联体建设道路上又一新的举措。
根据规划,该平台成立后,将以医疗资源共享、诊疗同质化、分级诊疗无缝对接为目标,确?;颊呔鸵搅院桶踩?,在转诊后能获得连续性、一体化的医疗服务。
“神经系统疾病患者,有些发病急、病情重、确诊难,但转诊犹如‘布朗运动’,病人在医院之间盲目而无序地流动?!蔽浜盒鸵皆荷窬诳坪ń淌诮樯?,对病人来说,能否遇到“对路”的医生、快速而清楚地确诊,有时要靠“碰”;对大医院医生来说,病人做过哪些检查、经历过怎样的治疗、效果如何,往往得不到充分而有效的信息,重头做检查、重头探索治疗方案,既增加病人看病费用,又可能带来诊疗风险;对基层医生来说,转出的疑难病人最终如何确诊、怎样治疗,也很难随访、从而提高自己的诊疗水平。
搭建医疗共享平台后,各成员单位间可共享病人信息、互认检查结果,遇到转诊病人,可做到“病人没到、信息先到”,方便接收单位评估病情、提高诊疗速度,方便病人就诊、提高基层诊疗水平。
要让医疗资源滚动起来 “特种兵”不能忙于劝病人出院“每天早晨都忙着劝病人出院?!弊蛱?,接受武汉晨报记者采访时,胡波教授半开玩笑地说。据她介绍,作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湖北省卫计委脑卒中医疗质量控制中心,该科病房常年爆满,平均约有50名病人在排队等床位。为让医疗资源滚动起来,对于满足条件的病人,医生们力劝他们出院,下沉回当地做后续治疗。
胡波形象地比喻,大医院犹如“特种兵”,应定位于诊断疑难病人、抢救危重病人。从该科住院情况来看,约有30%多的病人来自武汉市,还有60%多的病人来自省内其他地区及省外。诊断清楚、接受救治、度过病情急性期后,绝大多数都可以回到当地继续治疗或做康复。
共享平台搭建起来后,将成立帮扶小组,对各县(市、区)医疗机构医学科进行精准帮扶,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遇到疑难病人,基层医院可共享信息、及时上转到大医院;诊断明确、治疗有效的病人,则可尽快下转到相应医院,并实现100%随访,确保医疗质量。病人能安心“双向转诊”,才能提升医疗资源利用率,使医疗资源配置更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