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空降服务app免费版-初中生200块钱可以约,51品茶最新,51茶楼最新版本

美团打车,滴滴外卖!| 睡前聊一会儿
2018-04-04 22:37:00 来源:人民网

WechatIMG168.png

睡前聊一会儿,梦中有世界,大家好,我是党报评论君。送外卖的美团介入打车行业,业务还没进京,滴滴打车就便宜了不少钱。紧接着,高德、携程也不甘落后争相杀入打车行业。山雨欲来顾客难留!面对被重新激活的“补贴大战”,有朋友直接感叹:久违了,打车红包!

他感谢的其实不是红包,是红包后的竞争。滴滴一家独大后,很多人直言价格高上去、路线不科学、短途不待见,总之,行业沉闷了。加上疑似大数据杀熟等负面,有老拥趸也站出来呛声。转过头来,滴滴也开始送外卖,美团百度饿了么的三国演义,可能就变成了四足鼎立,前方说不定就是新的外卖红包等着顾客。

timg-33.jpeg

此一时彼一时,爱恨其实是一致的:大家从没爱过固定的轮子,只爱流动的竞争。

面对“垄断”后的问题,不少人常呼监管,监管必不可少,但坦率地说,互联网场景下想让监管时刻在场,难上加难。就如网约车,随行就市的价格分分钟在变,价格监管怎么着力?最好的监管其实是竞争。尽管市场也会无序,看不见的手不能完全替代看得见的手,但真正能逼出自发改进的,是对手。这是有关市场的至浅道理,可屡试不爽。

互联网出行的这一轮变化,来得确实突然,也可能颠覆了很多人长期以来对互联网行业的理解:不就是从充分竞争到陆续兼并再到一家独大,然后游戏结束吗?事实证明,只要竞争仍欠充分、技术门槛不高,即使暂时垄断,总有不甘心的竞争者。此外,就像高德愿意专注顺风车那样,即使全行业饱和度挺高,细分市场不乏机会。而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互联网依然是中国最具活力的行业。

站在消费者视角,我们当然举双手赞成竞争回归。因为在心情上,这与网约车方兴之际,欢迎网约车搅动出租车行业的一池春水并无二致。

当然,对普通人而言,这样的竞争可能过于复杂。滴滴做起外卖,美团开始打车,阿里收购饿了么,美团收购摩拜单车,商业的战火、资本的角力、交叉的股权,足以让人眼花缭乱。但如果简化下,平台从术业有专攻,奔向一个合纵连横的互联网生态系统,本质上并没有跑出“多元经营”的初衷:实现资源共享,降低经营的风险。比如阿里收购饿了么,将之深度融入到新零售体系,既能贡献高频流量,也能与盒马鲜生等共享配送;而像美团收购摩拜,粗看起来业务关联度不高,但它显然希望借助共享单车在生活服务的大格局中走得更稳更远。

u=3544610385,635940046&fm=11&gp=0.jpg

竞争游戏确实是一环扣一环。而当一个平台插足其他平台业务的难度降低,那么本以为战役结束的平台,也就不得不重穿战靴投入战斗,这就是商业的不休。他们竞争什么?归根到底是你我。这一点可以很理直气壮。(笑)

毋庸讳言,每一个联网后的人,都在升值。24小时内的刚需被切成无数细条,被展现也被对接??纯唇裉熳钆5幕チ?,最硬核的生意无非围绕一个人的衣食住行。所谓模式、场景、流量、翻台率,其实就是对一个人生活需求的网络化描摹。你看,一日有三餐,所以外卖是门好生意;骑车超不过半小时,使用强度差一点;出租房里呆的时间最长,但一年才租一次!所以互联网+住发展得最慢。中国互联网+蓬勃发展至此,线上也赢了,线下也赢了,但归根到底是庶民的胜利。

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乐见竞争,因为水涨船高,抬升的是普通中国人的美好生活程度。我们也不会否认,国内互联网生存基本法则依旧:战到最后才能存活,背靠巨头才能存活,不砸钱不能存活。只是变化也在发生,通过山呼海啸的竞争做到最大,并不一定就有了足够宽的护城河,而不变的呢?在平台想方设法要连缀起来的生态系统内,最核心的永远是用户。这正是:网约车竞争返场,凭服务“垄断”人心。大家晚安!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 思聊工作室 ·何鼎鼎)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