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清明。
清明前后往往雨霏霏风融融。当纷纷扬扬的雪花飘落花枝,打湿了北京等地的大街小巷,又为今年的清明增添了“恻恻轻寒翦翦风,杏花飘雪小桃红”的诗意。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每年阳历4月5日前后,当太阳到达黄经15度,节气便由春分进入了清明。对于清明的含义,与天气物候的特征有关?!端晔卑傥省分薪馐退?,“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古时,人们把清明分成三候。一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鹌”,三候“虹始见”。意思是说,到了这个节气,桐花开放了;田鼠回到地下洞里;雨后的天空中能看到美丽的彩虹。
当此时节,全国大部分地区天气明澈,气候温暖,春光明媚,桃红柳绿。这时,降雨也增多了,所以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流传下了“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等谚语。
同其它的节气不同,清明这一天有双重含义,它不仅是节气,而且是二十四节气中唯一的一个传统节日。虽然作为时序标志的节气,清明早在周代已被古人所认识,在汉代已有明确记载。但直到宋元时期,清明才逐渐融合了寒食节、上巳节这两个古老节日的内容与风俗,成为清明节。大约从唐代开始,人们在清明扫墓的同时,也伴之以春游活动,所以清明节也被称为“踏青节”。
在传统文化中,清明是一个纪念先人、慎终追远的特定时刻,并伴以踏青、植树等活动,传递着饮水思源、敬畏感恩的情感,也表达着亲近自然、展望未来的意义。适应天气物候特点,春游赏花、荡秋千、放风筝等也成为人们最喜欢的清明户外活动。
图:青团。
因为与寒食节的渊源,在一些地方还保留着清明节吃冷食的习惯。而色泽鲜绿,香气扑鼻的青团,在很多地方已成为富有特色的清明食品。
(图片来自网络)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N度生活工作室 文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