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网4月4日讯(通讯员 蔡晓瑜)4月4日上午,武汉市育才实验小学五年级部分学生代表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武汉二七纪念馆进行英烈祭扫和红色讲解活动,这已经是该校五年级学生红色责任研学活动的最后总结阶段了。
武汉市育才实验小学自3月29日开始,以江岸区教育局提出的责信德育为依托,结合《关于开展江岸地区第三十三次“中华英烈凭吊周”活动意见》的通知要求,紧紧围绕“传承红色基因 牢记初心使命”这一活动主题,在五年级学生中开展“研读红色读本 寻访红色记忆 传承红色基因”主题红色责任研学活动。
通过师生同读红色读本《长江金岸 百年潮涌》中的重要章节,引导学生重温那些耳熟能详的红色故事,了解二七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这段辉煌而惨痛的革命历史,从而坚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通过研学“红色江岸”,带领学生移步可见的红色旧址——武汉二七纪念馆、“京汉铁路大罢工”旧址和“二七惨案”林祥谦就义处,寻访亲历者后人二七老工人夏明山,凭吊革命英烈,讲解红色历史,表演红色剧目,从而坚定牢记历史使命、弘扬“红色文化”的责任担当。
走进旧址 初寻历史
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通过研读红色读本《长江金岸 百年潮涌》才知道:在我们的家门附近就有这么一段辉煌的革命历史——二七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到课下同学们纷纷上网、跑图书馆查阅相关的资料,到最后利用研学实践活动走访了二七纪念馆、京汉铁路总工会旧址等地,学生对“二七大罢工”这段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走访中,陈胤童同学感叹道:“通过这次研学活动,自己真正的了解了这段历史,林祥谦、施洋不再只是一个英雄的名字,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我会经常想到他们的,像他们一样去奋斗,做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人?!?/p>
寻访后代 再感历史
3月30日,参观了红色旧址后,学生代表在老师和家长的带领下继续寻访了亲历者后人二七老工人夏明山爷爷,夏爷爷的父亲亲历了“二七大罢工”,见证了中国革命的风云激荡,他把父亲的经历讲给了孩子们听,从大罢工前工人们的处境到大罢工的整个过程,再到大罢工结束后工人们生存环境的变化。一字一句都道出了二七志士的斗争精神与伟大遗志,为二七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夏爷爷告诉孩子们,一定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不畏困难,因为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告别了夏爷爷,孩子们还沉浸在历史中,学生桂艺峰感慨:“听了夏爷爷的讲述,更真切的感受了这段历史,我们现在的生活真的来之不易,之前自己不知道珍惜,以后一定好好学习,不能辜负了革命先辈的英勇付出。”
投入表演 不忘历史
红色课本剧的排练时间并不长,但是同学们的变化却很大。在第一次排练时,扮演林祥谦的王禹涵同学和扮演施洋的夏睿琰同学还常常会笑场。在那天之后,为了让同学们能够深入的理解剧本,老师布置孩子们利用周末的时间上网或去图书馆查阅课本剧中描述的那段历史。周末过后,第二次排练时再也没有同学在排演的时候笑场了。王禹涵说:“之前不懂事,总觉得台词和动作很可笑。周末爸爸带我去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醋拍且环恼掌诎职值慕步庀挛叶哉舛卫酚辛烁畹奶寤?,我知道自己的使命不仅仅是念几句台词,而是要将林祥谦为革命事业浴血奋斗、视死如归的精神传达给每位观众?!北硌菔┭蟮南念g菜担骸耙豢迹ù试趺匆布遣蛔?。简单几句话,不是这里错了就是那里漏词了。在亲自采访了亲历者后人二七老工人夏明山爷爷后,我觉得台词不用记就刻在了脑海里。”4月4日上午,就在二七纪念碑前,一场特殊的红色讲解——由同学们自编、自导、自演“红色课本剧”《二七惨案》正式上演,精彩的表演赢得了馆内工作人员和参观者的热烈掌声。
历时5天的研学活动使同学们受到了一次深刻的爱党爱国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同学们纷纷表示要争当“红色文化”的传播者和传承人,从小立志做有理想、有担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