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道光,天性柔软,却有着改变世界的力量。
这道光,是女性创新之光。她们推动着当今世界发生变革,塑造着我们共同的未来。从今年世界知识产权日主题“变革的动力:女性参与创新创造”公布以来,在80多天的时间里,由中国知识产权报社主办的“寻找创新的她”创新女性评选活动掀起了一场对创新“她力量”的致敬热潮。
在近30个省区市推荐的百余名候选人中,我们找寻到了女性参与创新创造的原动力,也切身体会到了当前全社会尊重女性、尊重创新的良好文化氛围。最终,经过材料初筛、人物推选并综合计算网络投票和专家评审环节的得分,我们确定了10名“寻找创新的她”获奖者名单。
创新大有可为,巾帼不让须眉。“她时代”是值得有梦想的女性为之奋斗的时代,“她力量”是值得所有社会公众为之骄傲和致敬的力量。我们期待,在她们的创新路上,还将绽放出新的精彩。
获奖者介绍
屠呦呦
2015年10月,因发现青蒿素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2017年1月,荣获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如今,她的名字在中国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她是女性科技创新的代名词,为发展中医药事业、造福人类健康做出了重要贡献,她不仅是中医药界的骄傲,而且是整个科技界的骄傲。
如上所述,青蒿素、诺贝尔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几个关于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科学家屠呦呦所最为大众熟知的关键词,勾勒出了一位杰出女性创新者的轮廓。60年,一个甲子,屠呦呦终其一生只专注于一件事:围绕中药和中西药开展结合研究,研发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为世界抗疟疾事业贡献心力。
看上去,诺贝尔奖仿佛有些“迟到”,但近年来一次又一次高水平奖项的授予,正是对屠呦呦终其一生全情投入创新的最好褒奖。她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类奖项的中国女性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这不仅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
如媒体所述,屠呦呦的创新人生,代表了“中国式创新的范本”,她取得了中国女性创新的最高成就,摘得了全球创新的最美果实。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屠呦呦的获奖,是整个中国科学界的骄傲,必将激励更多的中国科学家不断攀登世界科学高峰,为人类文明和人民福祉作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董明珠
2001年刚刚接手总经理一职时,她面对的是一个年营收额仅为56亿元、依靠产量获得竞争优势的制造业企业;2017年发出“让世界爱上中国造”的宣言时,她领导的是一个近5年累计实现营收近7000亿元的“中国智造”强企。
如今,说到创业创新女性的典范,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的名字和她对知识产权、科技创新的执着不得不提。对于这位已连续16年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积极履职的女性创新家,媒体和公众亲切地称其为“董小姐”。在董小姐看来,掌握核心技术是中国企业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实现中国梦的应有之义。在她的掌舵下,格力电器成为全国首家年度发明专利授权量超千件的家电企业。
如今,我们已进入了名副其实的“大创新”时代,以大国战略、创新人才、技术密集、资金集聚等为支撑的创新,迫切地呼唤创新工作的驱动者、领航者和守护者。董明珠,以其非凡的创新经历,印证了有组织的研发和高效率的团队对创新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大创新”时代呼唤更多像董明珠一样的创新领导者。
而对董小姐自己来说,创新则源于梦想,创新是为了创造,创造改变世界,创造让世界更加美好。也许,她的创新故事,是“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这句话最好的现实写照。
张艳璇
她30年如一日孜孜不倦地探索“以螨治螨”生物防治技术;她在国际上第一个发现并证明了胡瓜钝绥螨可作为有效天敌控制柑桔、棉花等30多种作物上害螨危害;她研制成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天敌捕食螨工厂化生产流程,解决了困扰我国50年之久捕食螨工厂化五大难题。
在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福建省农作物害虫天敌资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张艳璇的心中,始终怀有一个创新梦、中国梦?!跋敖阶苁榧侵赋觯颐且迪值闹泄?,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世界各国人民。而作为从事绿色防控研究的农业科技工作者,我的目标就是要实现绿色防控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中国梦’?!闭叛掼幕捌椒捕殖渎肆α?。
得益于一件“秘密武器”,在福建、安徽、新疆等省区市的许多茶园、稻田、棉田、水果蔬菜大棚中,种植户和消费者都无需担心农药残留。张艳璇研发的害螨天敌捕食螨技术,正是减少农药防治虫害的个中奥秘。事实上,这项可以让减少农药使用四到五成的技术,已经通过“一带一路”推广到许多国家和地区,早已不再是“秘密”。
张艳璇“以螨治螨”生物防控的“中国梦”实现了,由她主持研究的“以螨治螨”生物防控技术也领先国际先进水平,其《天敌捕食螨产品及农林害螨生物防治配套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获得了200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09年1月9日,当她作为国家奖获得者代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张艳璇说,彼时,一股暖流注进她的心窝。
谭立英
在松花江北岸哈尔滨科技创新城,一座总建筑面积2万余平方米、14层高的大楼,这里就是谭立英和丈夫带领科研团队共同创办的哈工大卫星激光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所在地。得体的着装、精致的短发、缜密的思维,虽已年近花甲,但做起事来风风火火,又严谨细致一丝不苟。
当然,只要说起自己从事的卫星激光通信技术,谭立英疲倦的眼神中透出亮光。2017年4月12日,载有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谭立英教授团队制造的激光通信终端的卫星发射入轨,8月27日达到每秒5G的速度。从距离近4万公里的轨道上实现星对地、地对星,精度远高于针尖对麦芒的两束光相互牢牢锁定。3束信标光、3束信号光、1束接收光,7个光轴同轴度要达到微弧度量级,排除大气、温度以及风等影响因素,光束始终精确对准并实现通信。这一突破标志着我国建立了一条“上通天、下对地”的双向信息“高速公路”?!疤斐昵?,神护航,万里眼通,顺风耳详?!?回忆起项目攻关的2000个日日夜夜,为测试成功激动不已的谭立英写下这样的词句。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虽然星地激光通信链路新技术试验的工程任务圆满完成了,但在谭立英看来,这仅仅是序曲,“下一步的骨头更难啃,目标是实用性更强、寿命更长、链路更远、数据传输量更大,最终在天上建光网,实现天地一体化,这就是我们的梦想”。26年来,谭立英及其团队掌握了卫星光通信核心技术,她说,实现全球通、时时通,是她的最终追求。
付玲
她说,要做工程机械,就要到主战场去做。这样的豪言壮语掷地有声,于是在16年前年,她毅然决然地放弃了大学教师的职业,从北京来到湖南长沙,成为工程机械行业的一员。对于这份自己热爱的职业,她一点都不敢马虎,正如立志要让中国的工程机械行业成为领先者走在世界的前列一样,她将自己的几乎所有的时间都奉献给了工程机械的科研工作,每年加班时间都要超过800个小时。她凭借着自己渊博的知识以及吃苦耐劳的精神为工程机械行业带来了很多高端的新产品。
“每个产品都是我的孩子?!敝辛乜谱芄こ淌嬷醒胙芯吭涸撼じ读崆浊械匕炎灾餮蟹⒌牟烦莆按蠖印薄岸印?。从产品研发第一线,到工程机械行业研发领军人物,这位美丽的“母亲”,带着自己的“孩子”们,推动着中国工程机械行业走向世界前列。
付玲的“孩子”们,“年龄”不一,“本事”都很大。2003年,付玲带领课题组仅用了8个月的时间,就开发出我国第一台热风循环式热再生加热机;2005年,她领导只有12人的课题组,在一年时间内,开发出了世界上第一台热风循环加热综合式复拌机;2008年,她基于超高强度钢箱型焊接结构疲劳强度研究,牵头制定了高强度钢结构疲劳设计规范,填补了在高强钢结构方面缺乏疲劳设计基础数据、寿命预测模型及疲劳设计规范的空白。
在她的带领下,2011年,中联重科的专利年申请量达到上年的10倍,位居行业第一;国际专利申请量位居全国第五。2014年、2015年、2016年年发明专利授权量分别为340件、758件和491件,排名行业第一。
钟春燕
24年前,她在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食品科学研究所埋头苦干,决心寻找开发利用椰子水的新技术,将椰子水变废为宝;22年前,她辞去公职创办企业,将自己的专利进行实施推广,开始了艰难的创新创业历程;14年前,她向海南省科技厅申请立项承担并完成了椰果行业的第一个地方标准;如今,她缔造了年产值逾20亿元的椰果(细菌纤维素)产业,吸纳万名劳动力就业,并形成上下游产业链,带动相关行业实现产值近700亿元。
有人把海南椰国食品有限公司总裁钟春燕称为“椰果西施”,她的那件足以载入史册的发明专利“将椰子水发酵制作的食用纤维及其生产方法”(专利号:ZL96100534.3),改变了海南岛两千多年来在椰子加工过程中椰子水被废弃而污染环境的历史,拯救了不可再生的资源,缔造了一个全新的椰果行业。
她在22年的创业过程中,建立了行业内唯一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醋酸杆菌菌种库及生物发酵法生产细菌纤维素及深加工的核心技术,提交了178件专利申请,其中发明专利申请161件,成为海南建省以来两获专利中国专利金奖的第一人。
更为人所称道的是,作为一名科技型企业家,钟春燕深刻理解创新对于企业、行业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她在引领企业发展的同时不忘回馈社会,2010年钟春燕在海南华侨中学成立了海口市钟春燕青少年科技创新专项基金,鼓励下一代青少年积极参与科技创新。在她心中始终铭记着:科技人员要为科技服务,科技要为人民服务!
张艳丽
“张艳丽来了?!薄灰秸饩浠?,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一研究所电机生产车间的工人们都会不由自主地精神一振,随后调整坐姿、挺直腰背、放慢呼吸,工作得更加仔细?!肮と嗣嵌寂挛摇!倍杂谡庖坏悖叛蘩鲂闹敲?。
这个外表文静、说话轻柔的女孩,怎么就成了工人们口中最怕的人呢?原来,在二十一所有一句名言:比航天标准更严格的,是“张艳丽标准”。作为总装备部宇航深空探测电机预研项目负责人,张艳丽带领团队经过5年努力,突破多项关键共性技术,研制出三个代表品种样机,将我国宇航用小型化电机技术成熟度由二级提高到六级。
翻开张艳丽的简历,你很难相信这些创新履历和科研成果属于一个“80后”的姑娘。在进入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一研究所后,她长期从事微特电机高端产品开发,先后承担了包括嫦娥三号、嫦娥四号、嫦娥五号、火星探测器、空间站、尖兵系列、高分系列、载人航天三期、无人机、北斗等60余项卫星、飞船、深空探测器等航天型号工程及重点武器装备配套研制项目,5项技术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这就是“80后”姑娘张艳丽的故事。她作风严谨踏实,乐于奉献,并将这种作风传授给年轻科技人员。她总说,自己是幸运的。从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机专业毕业后,入行才三年的她就接到了为月球车设计电机的任务,那时的她才28岁,这是每一个从事这份事业的人都梦寐以求的工作,因为赶上了国家大力发展航天事业的好时代,她才幸运地得到了施展自己所学的机会。
戴彩丽
她总说,作为教师,一堂课下来,最大的快乐就是上课时学生的视觉、思维跟随着你,最大的享受就是下课铃声响起时你一手粉笔灰,虽有些疲惫,但心气特顺。而在课堂之外,无论是实验室里气味刺鼻的样品,还是油田里艰苦的环境,似乎都在对女性踏足石油工程研究领域表示拒绝。但她,依然选择默默钻研与温柔授业,在“地下黑金”中开出灿烂的创新之花。
她是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教授戴彩丽。五年来,她先后承担了10余项国家级课题及近百项企业委托课题,取得多项重大创新成就,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从业三十多年来,她反复在实验室和油田现场穿梭,指导技术人员如何将提高采收率的化学剂注入向油层,用于驱油,随后带着现场反馈的问题再回到实验室攻关。在她的领导下,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研发的高含水油田堵、调、驱多层次控水提高采收率技术,实现了常规水驱油提高采收率5%。
戴彩丽深受恩师的影响,坚守着“博大爱心,以善为乐,献乐得乐”信念。她以学生为本,对学生努力做到雪中送炭,学生家庭困难帮助学生缴纳学费,学生生病带头给学生募捐等,在关键时帮助学生度过难关,让学生感到导师的爱心,团队的温暖,也培养了学生们的人与人之间关爱感恩情怀,建立一个温馨和谐的大家庭。
她在学术上充分尊重学生,让他们大胆设想,勇于探索,喜欢讨论甚至争执,这样才能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澳愫脱且谎模谘跎夏忝挥惺裁慈ㄍ吞乇??!闭饩褪谴鞑世龆源恼媸敌凑?,总是把自己和学生摆在同一平台上。她用“温暖”诠释了老师的形象,做到对学术研究孜孜以求,对教育教学诲人不倦。
蒋胜男
天若有情天亦老。翻开她的著作,你读到的是历史的旧痕迹,是权力争斗中熟悉的影子,是权力魔杖下扭曲的人性、变异的感情。她钟情于女性历史的重新建构,她专业书写女性,建立起成熟的女性历史叙事维度,将被正史淡化的女性,重新为人们所熟悉。
她是蒋胜男,是我国最早一批网络作家的代表。而她如今的官方身份,则是浙江省网络作家协会副主席。当然,对于她的粉丝而言,蒋胜男的名字,无疑牵连着的是令她声名大噪的那部代表作《芈月传》。细腻的笔触,令读来之人大呼:正是因为这个男权文化,铁无现实的证实,对女性历代的清晰体悟,才促进作家不竭的发出女性的呐喊!
我们坚信,人类的创新创造,绝不仅仅止于传统概念中的科技创新领域,那些在文学、艺术等精神层面取得创新创造佳绩的女性同样值得敬佩和仰望。而蒋胜男,正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
当然,除了文学创作,蒋胜男近年来也将工作的重心放在为维护网络文学知识产权发声上。2018年,蒋胜男当选全国人大代表,经过深入细致调研,她和其他7名代表联名提交了《关于?;ぴ?,促进网络文学健康发展的建议》?!暗鞑槿≈つ选⑽ǔ杀靖?,原创作者往往被拖入连环官司泥潭,甚至因畏于被诬陷而不敢维权,对网络文学界乃至全社会的风气产生不良影响。”蒋胜男坦言,从一名网络作家到一位网络版权斗士,她的新征途才刚刚开始。
邓世贤
她是中国手工编织协会理事,她是中国旅游协会妇女旅游委员会委员,她是甘肃陇原巧手总经纪人,她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但她更看重的身份,是她家族三代都是妇联人,通过带动妇女手工编织脱贫致富,帮助妇女创新创业。她就是甘肃陇原巧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邓世贤。
甘肃历史悠久、文化璀璨,山山水水中孕育了一双双能剪纸、刺绣、编织、绘画、造纸的能工巧匠,她们是历史的记忆,文明的传承,她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陇原巧手。邓世贤从小就喜欢做手工,也是受奶奶和妈妈做刺绣的熏陶,成为一名非遗传承人,后来又与陇原巧手结缘。她成立企业,授权运营陇原巧手产业,以“公司+经纪人+巧手”的经营模式,一年就培训农村妇女三千多人,带动巧手一千多人,巧手平均增收2000元。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在邓世贤的带领下,甘肃陇原巧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也在日益发展壮大,承接了越来越多的订单,带动巧手脱贫致富的人数也是日益增多。
非遗,传承着古老的手艺和文化。在每一个年代,每一位非遗传承人,都是那个时代的创新者;而对于每一项非遗技艺,每一次更好的传承,都是通过创新来实现的。就如同邓世贤和陇原巧手一般,正用她们勤劳的双手编织着幸福生活,也在一针一线中创造着美丽梦想。
当然,除了这10名获奖人,在此次“寻找创新的她”创新女性评选活动中,还有一大批在各自领域取得了优异创新成绩的女性代表,她们同样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浪潮中,把自身的追求奋斗融入了伟大的历史进程。让我们共同来认识她们、一起领略她们的创新风采吧!
入围者名单(20位)
姓名
单位职务
余留芬
贵州岩博酒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秀英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徐州香包传承人
薛云丽
绿叶制药集团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
张梅
昆明妇女创业创新示范中心主任
杨苡
北方天途航空技术发展(北京)有限公司执行董事
孙海云
北京航天试验技术研究所研发中心主任
杨珊珊
禹州市瑞瓷轩灯饰照明有限公司董事长
吕爱辉
延边畜牧开发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李秋红
北京倍舒特妇幼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刘元红
有研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荧光粉中间试验室主任
王秀敏
北京生泰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耿冬梅
北京铁五院工程机械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
边宝丽
北京华科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庄颜瑜
福建省沉瑜香香文化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
刘可欣
北京华映星球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总导演
孙小蓉
武汉兰丁医学高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吴笃琴
贵州亮欢寨餐饮管理公司董事长
陈用芳
重庆康刻尔制药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柳爱平
湖南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新药创制首席专家
言艳毛
湖南中车时代电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经理
(以上排名不分先后)
(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