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城区依靠良好的奖补政策带动了资本下乡以及农民种植经济林的积极性,走出了一条“农民得实惠、政府得生态”的双赢之路
退耕还林种果树 绿满山坡增收入
5月3日,和风习习,阳光灿烂。
在莱城区牛泉镇庞家庄村的一片山坡地上,一排排新栽植的山楂树正茁壮成长。65岁的亓玉海拿着剪刀在地里边走边看,不时停下来查看树苗的长势,并对一些树苗进行“复剪”。
在庞家庄村,说起退耕还果还林工程,村民们都一个劲地直夸好,这不仅改变了村里闲置土地荒废的现状,还促进了老百姓增收?!拔颐钦獾牡囟际巧搅氡〉兀至甘巢?、收入都不行,一年忙到头一亩地也就能收入一两百元。依托市里的退耕还果还林政策和万邦公司的帮助,我把4亩来地都种上了小红星山楂。这种山楂在超市里每斤能卖到一二十元,比种粮食可强多了。”亓玉海高兴地说。
如今,在牛泉镇不少荒山坡地上,都种上了这种小红星山楂。据莱芜万邦食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秀娟介绍,“退耕还果还林政策激发了农民种植经济林的积极性。今年初,公司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新发展小红星山楂300多亩,带动了更多的村民脱贫致富。”
在整个退耕还果还林过程中,莱城区林业局坚持农民自愿、政府引导的原则,充分尊重农民意愿,退不退耕,退耕后经济林种什么树种、品种,都由农民自己决定。同时鼓励土地流转、土地置换和大户规模经营,并加强退耕还林政策、规划的引导,提供技术服务,取得了明显成效。
在具体工作中,莱城区林业局紧紧围绕全市偏远山区综合治理和林业行业精准扶贫工作的具体要求,重点向贫困村和偏远山区倾斜,充分发挥林业龙头企业和合作社等新型林业主体的示范带动作用。在市级财政补贴每亩438元的基础上,区政府决定配套补贴每亩212元,使全区退耕还林还果造林补贴达到了每亩650元,有力带动了社会资本投资林业建设,涌现了一批投资规模大、面积集中连片、建设标准高的示范样板工程。
在口镇龙马庄村,原来的养殖大户韩传军流转了村里五六百亩土地,种上了“钙果”、苹果、果桑、葡萄、无花果、榛子等经济林苗木?!肮フ庑┥搅氲兀径蓟姆狭?。我流转过来以后,进行了深翻整平,增施了有机肥,改良了土质,并投资上了喷灌等基础设施?!焙樯芩?,“农业投资大,见效慢。像我这个基地,最起码3年之后才能见到效益,退耕还果还林的政策补助大大减轻了我的资金压力?!?/p>
龙马庄村是一个山区贫困村,村里大部分土地都是丘陵薄地,收入得不到保障。通过土地流转退耕还果还林后,村民们不仅得到了土地流转的费用,还可以通过在韩传军的基地打工,得到一部分工资收入。
据了解,莱城区2018年退耕还果还林任务是3000亩,截至目前已全部完成?!跋乱徊轿颐且忧考际醴?,确保高质量完成全区的退耕还果还林工作?!崩吵乔忠稻志昧终菊境へ凉鸪伤怠?/p>
(来源:莱芜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