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空降服务app免费版-初中生200块钱可以约,51品茶最新,51茶楼最新版本

别让“有机蔬菜”有机可乘
2018-05-24 16:52:00 来源:人民网

在不少大型超市的蔬果销售区,除了普通散装蔬菜,还有专门的有机蔬菜。它们往往被贴以“无污染”、“高品质”和“营养丰富”的标签,被封为蔬菜中的“贵族”,其价格也要比普通蔬菜贵出近10倍。近日,央视曝光了一批假有机蔬菜。(5月20日 中国新闻网)

近年来,消费者对于有机食品十分青睐。尽管有机蔬菜比普通蔬菜价格要高出许多,但购买贴有“有机”标签蔬菜的人却不少。消费者如此看重有机蔬菜,是因为它代表了天然、环保、健康、安全。然而,超市里明码标价的“有机蔬菜”却被曝光暗藏玄机,想买到真正的有机食品并不容易。

国家明文规定:应在销售场所设立有机产品销售专区或陈列专柜,然而一些超市故意将有机菜和普通菜混在一起卖,消费者一不小心就会误把“李鬼”当“李逵”。而且,即便是贴了“有机”标签的蔬菜,也不能保证“货真”。报道中,央视记者根据购买的胡萝卜有机码提供的信息前往生产基地,却发现该产地根本没有种植胡萝卜,甚至该基地还藏有大量化肥。而记者购买的几种有机菜均检测出多种禁用的农药残留。也就是说,即使是在有机食品专区,消费者买到的也很有可能是低质高价的普通蔬菜。

打着有机认证标识,挂羊头卖狗肉,不仅严重侵害了消费者合法权益,同时也损害了市场正常秩序。企业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不仅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更是抹黑了“有机食品”这块公共的金字招牌。同时压低价格出售假冒有机蔬菜,也坑害了真正诚心专注于有机蔬菜种植、销售的经营者利益,无异于变相扼杀了有机蔬菜市场的未来。

国家对有机食品的认证和监督有规范的程序,对违规、造假行为也有相应的惩处机制。比如,按规定有机蔬菜的种植过程不能使用农药、化肥;有机蔬菜的标签要能追溯产地;有机蔬菜在其种植和销售环节,要有两次抽检等等。否则,将取消有机蔬菜种植基地的资格,并依据造假情节的严重程度,给予处罚。在“有机蔬菜”造假事件中,除了生产商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之外,笔者认为,市场监管不到位才是冒牌有机蔬菜充斥市场的主要原因。主管部门不能因为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进行了登记注册、颁发了有机认证证书,就可以“马放南山”了,还必须实施常态化检查监督,在源头上严格把关;认证部门也不能把权力“下放”到生产企业和批发商,对已经贴有“有机”标签的蔬菜,也需要经常检查和检测,以防假冒。

蔬菜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关系到群众健康和生活质量,来不得半点马虎大意。希望蔬菜生产企业和商家,能够加强行业自律,市场监管部门加大监管力度,不能再让冒牌有机蔬菜有机可乘!

(来源:莱芜日报)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