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节点,总有汇聚思想的伟力;时代的风口,更需勇立潮头的担当。
一江两岸,思想的旗帜高高举起,开拓的步伐铿锵有力,奋进新征程的时代强音日渐唱响。
源头有活鱼,基层天地宽。2022年11月以来,马鞍山日报社在市委宣传部的安排部署下,深入开展“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江淮记者走基层”活动,积极组织全媒体记者走乡村、进厂房、访社区、入农家,用笔头书写实干作为,用镜头记录动人瞬间,以蹲点调研式采访、融媒体全方位呈现的方式记录了我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生动实践,全面展现了马鞍山儿女爱党护党跟党走的坚定决心以及奋力谱写马鞍山现代化建设新篇章的昂扬斗志。
纸上春秋,与新时代同行
“中国元素”闪耀卡塔尔世界杯,其中场馆附近冰激凌售卖机用的制冷设备,就产自马鞍山。2022年11月28日,记者王永霞走进马鞍山诺卡科技有限公司,看到的是等待发往国内外的设备,以及年轻活力、充满干劲的研发团队。
一个企业的背后,是一条“创业大学-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基地”创新创业生态链?!安煞檬?,企业家们都说,在慈湖高新区,处于任何阶段的创新创业者都能找到位置、找到依靠,一心一意做大做强企业。”王永霞说。
伟大的时代,从不缺少精彩的故事。
在马鞍山、南京交界处,距离香泉湖4公里,沿着438省道蜿蜒而行,当记者邓婷婷走进和县香泉镇泉水村时,听到的是300多亩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现场的机械轰鸣之声,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后村民修建家园的砖瓦碰撞之声,是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共谋振兴之路的思绪泉涌之声?!啊_耍嘞斓氖窍绱濉淝?。”她说。
在记者杨正文的笔下,博望区丹阳镇八卦村的种粮大户们再也不怕连日阴雨。为满足粮食生产需求、延伸粮食产业链条,该村建起了日烘干能力达120吨的种子(粮食)烘干中心,走上了新“稻”路。他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一幅大美画卷,更是一座新闻富矿,一点一滴都值得新闻工作者用心用情去挖掘?!?/p>
在当涂县腾龙汽车热管理管路系统生产基地,记者吴衡看到一批批汽车零部件陆续下线。该项目从签约到建成投产,只用了不到一年时间。“看到马鞍山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为高质量发展赋能增力,我深感触动?!惫径鲁そд娴幕叭梦夂庥∠笊羁?。
深入一线采访的过程中,记者们记录项目建设的火热场景,展现科研生产的丰硕成果,感受城市发展的强劲脉动,描绘乡村振兴的美丽图景,见证马鞍山大地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笔底波澜,为奋斗者放歌
社区作为社会治理的最小单元,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2022年11月23日,记者季晨辰一头扎进了花山区珍珠园社区,参与了一场居民议事会,与社区干部、小区居民聊起了家常。“珍珠园社区利用居民议事会,搭建协商平台,聚集民意、集思广益,释放出基层治理的‘大能量’。”她说。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人民”二字格外鲜明醒目、力重千钧。对新闻工作者来说,只有将镜头对准人民群众,讲好人民群众的奋斗故事,才能让主旋律更加嘹亮,让正能量进一步凝聚。
在当涂县石桥镇黎明村老年助餐服务中心,记者吴黎明看到党员志愿者费敦玉忙着切菜、配菜、打汤、送饭,前来就餐的留守老人谈笑风生?!懊裆缦干?,藏在一餐饭、一捧水中,而党员的默默奉献,平凡而又伟大。”他说。
步入苏皖交界处的湖泊塘公园,记者何鹏和附近居民一起看缤纷秋色、水清岸绿。何鹏了解到,2018年以来,慈湖高新区投资近1200万元对湖泊塘公园进行覆绿、提升、改造,“如今,附近居民都愿意来这里游玩、散步?!?/p>
记者谢福星来到博望区丹阳镇黄塘村丁家坝自然村,看到村民李春燕将一面印有“排忧解难 一心为民”的锦旗,送到丹阳派出所户政大厅,感谢警方用心用情解决了困扰其27年的户口问题?!捌粲谩觳怀墒隆疲鞫壳胺?,解决群众难题,丹阳镇基层党员干部正以‘民生温度’检验着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热度’?!彼?。
在基层,心里才有群众;在现场,心里才有感动。记者们深入基层一线“抓活鱼”,走进田间地头“采鲜菜”,用一帧帧生动鲜活的画面,用一段段平实细腻的文字,用一场场温暖热烈的对话,记录人民群众的坚守和努力,感受美好生活背后的奋进力量。
深融致远,在新征程建功
2022年11月21日,由4名记者组成的小分队前往和县香泉镇进行蹲点调研式报道。虽然天公不作美,只有短短两天时间,但小分队成员分工合作、马不停蹄,推出了《饭菜飘“香” 幸?!叭庇俊贰短焐稀傲魅?地下“香泉”》等数篇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融媒体作品。
其中,记者储灿林更是“一人分饰多角”,白天拿着录音笔、背着照相机、飞起无人机,晚上敲击文字、整理照片、剪辑视频,还抽空教队员们如何操作摄影摄像设备?!罢庹侄崦?、不舍昼夜的聆听、记录、创新、融合、呈现,早已是新时代新闻记者的工作常态?!彼怠?/p>
一直以来,马鞍山日报社锐意改革创新,整合采编力量,深入开展“铸力行动”融媒体大练兵活动,在火热的实践中锤炼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纵深推进媒体融合?;虻ケ髡?,或团体练兵,马鞍山日报社记者兵分数路,奔波于马鞍山大地之上,在一次次“走基层”中,突破传统媒体思维,增强采写、拍摄等各项技能,努力成长为多种技能于一身的全媒体记者。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这让我们深感责任重大?!奔钦哒帕铉鞅硎荆酉吕?,将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与自身工作结合起来,打造更多优秀的融媒体新闻作品,讲好马鞍山故事、传播马鞍山好声音。
《唤醒“沉睡”资源 “寸土”长出“寸金”》《千亩大单签约记》……走过冬季,迎来新春,马鞍山日报社已刊发“江淮记者走基层”系列稿件近百篇,更有短视频、海报、手绘等原创融媒体产品出新出彩。一篇篇报道、一幅幅照片、一段段视频,化为鼓舞人心的春风,凝聚起奋进新征程的磅礴伟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