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0日,记者获悉,当前,崇阳现代农业渐成规模,建成“药竹茶”农业示范基地面积近60万亩,尤其是中药材产业,从“0”到现在已有10.61万亩。
该县锚定中药材产业发展,建立了一名县领导、一个牵头单位、一个工作专班、一套协调机制、一笔专项经费、一定五年的“六个一”工作机制,指导全县中药材产业的宏观发展,协调解决中药材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与困难。?
该县出台相关政策,明确规定村集体新建100亩以上中药材基地奖补50万元。同时,配套购买农业保险,财政全额补助承保费用,撬动民间资本及千家万户参与中药材产业发展。
该县制定“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村集体+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合作模式,统一种苗供应、统一技术管理,订立产品回收合同、降低农户种植风险。
同时,成立了中药材基地技术管理服务工作队,抽调农业技术骨干专职专抓中药材种植技术辅导和病虫害技术管理;
针对大部分中药材喜阴的生理习性,全县推广采用竹林套种、油茶套种、果园套种等多种方式……
荒山变“药库”的情景不断上演。该县用工业的理念来发展中药材产业,不断提升品附加值,推动中药材产业链延伸。依古法炮制的九制黄精片、黄精丝,以黄精为主配制的药膳包、花茶包、固颜膏,以黄精、白芨为主要原材料的美容护肤产品,火爆全国。
眼下,“中药材+旅游”更是该县一大亮点。以白芨、芍药等为代表的许多中药材,开花季形成的花海,吸引各地游客打卡;以黄精为主打的药膳馆,已成为乡村旅游中一张靓丽的餐饮名片。当前,由招商引资而建的中药材三产融合产业园,目前已在铜钟乡清水村建成,刚开园就“火遍全网”。
(马丽娅、汪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