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9日,广汽传祺宜昌工厂内,550台机器人“上岗”,一台台影豹油电混动版陆续下线。自1月27日冲压、焊装车间率先复工以来,广汽传祺宜昌工厂于1月29日全线复工复产,开足马力,抢滩新能源产业赛道。
春节期间,全市共有231家规上工业企业坚持生产,占全市规上工业企业的比重为16.3%;7天内完成工业总产值44亿元,同比增长20%。节后,截至2月4日,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复工率达到98%。
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全市上下卯足干劲,紧紧围绕2023年工业发展目标谋划推进各项工作,突出稳增长、扩投资、壮主体、优服务,奏响全力夺取全市经济“开门红”的发展强音。
谋在前处,稳中求进促发展
1月16日,全市经济和信息化工作会召开,全市经信系统、企业家代表等共同研判分析2023年经济运行形势,明确目标、强化措施,研究制定相关方案,确保跑好开局起步“第一棒”。
谋定而后动,事半而功倍。今年以来,市经信局科学制定全年工业发展目标,指导县市区优化调整目标,并进一步健全市、县两级月调度、季会商、重大问题协调督办等制度,健全局领导班子包保联系机制,定期召开工业经济运行分析会,压实各县市区主体责任,形成工作合力。
扩增量稳增长,是实现宜昌工业“开门红”的重要支撑,全市聚焦“四个一百”重点企业和九大“增量”因素,重点对企业产能、订单、用电、用工、融资、库存等指标实施一体化、常态化监测,实时掌握企业生产、销售、市场、产品价格等情况,重点抓好227个工业增长点项目的服务推进工作,确保项目早达产、早进规、早发力。
强化产销衔接,在全市搭建信息化服务平台,建立本地工业企业供需信息动态清单,并通过信息化平台智能精准推送,促进本地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就近协作配套,不断提升“宜昌制造”的本地市场占有率。每个季度开展2次有针对性的产销对接,积极帮助企业抢订单、拓市场。
同时,紧紧依托工业云平台,充分应用信息化手段做好运行监测分析,切实提高快速响应水平。把提高产销率作为精准调度的突破口,整合各方资源和力量提高产销率水平,提高经济增长质量。
干在实处,多措并举添动能
1月31日,宜昌市2023年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举行,铜化集团新能源新材料一体化项目等243个重大项目拉开建设序幕,总投资达1761亿元,项目建设吹响“冲锋号”……
稳增长强后劲,项目是关键支撑。今年,我市继续紧盯政策导向和投资方向,重点围绕突破性发展五大优势产业、产业链强链补链、产业基础再造等,启动“技改提能、制造焕新”第9批项目谋划工作,推动工业投资、项目建设取得新突破、展现新成效。
与此同时,持续推动省“技改13条”等政策落地见效,抢抓省推动经济稳健发展“16条”政策机遇,以光电子信息、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生命健康、高端装备等优势产业为重点,积极争取新能源电池材料领域项目纳入省级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支持。
规上企业是全市工业经济的核心力量,今年我市进一步细化制定了年度梯度培育工作方案,坚持扶小培优并举,重点围绕小进规、专精特新、单项冠军三大层次建好进规企业、创新型中小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单项冠军企业五大培育库,确保完成全年进规净增目标、全市“专精特新”企业总量在全省前列。
主体培育是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今年我市持续实施优质主体培育工程、企业管理提升工程,深入开展一起益企“携手行动”,整合多部门力量对企业跟踪服务。聚焦工业“五基”领域,依托专业机构和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服务平台加强全流程、精细化、针对性服务和“一对一”贴身式辅导,打造“惠企强产你我说”服务品牌,切实提升培训服务实效。
唯有技术创新,才能抢占市场先机。今年全市按照“六有”标准推进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全力提升规上企业研发机构建有率,推进“尖刀”技术攻关。制定市级“两化融合”试点示范企业评定办法,健全智改数转重点企业培育库,加快数字化诊断与应用推广,全面推进工业企业数字化水平整体提升。
落在细处,创新服务优环境
正月初七,年味尚浓。楚能新能源项目建设工地上,已经完成全面封顶的一号电芯车间一派忙碌,工人们正在进行墙面安装、洁净工程装修和地坪施工。自去年项目签约以来,宜昌市、夷陵区组建工作专班为项目提供全流程服务,通过流程并联、事项优化、工期倒逼等方式,让项目建设跑出了“加速度”。
服务零距离,产业发展凝聚力。我市创新性将全生命周期理念引入项目管理,推动项目快开工、快建设、快投产、快达效。系统梳理国家、省、市出台的稳保经济底盘、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系列政策,提取“干货”条款修订《工业惠企政策》口袋书,点对点送到企业手中,积极帮助企业谋项目、跑政策,并督导推动各项政策落实落地,进一步降低生产经营成本。
作为企业生产的基本要素,水、电、气、热等供应关乎工业发展大局,市经信局联合市发改、住建、交通、物流、电力、通讯等部门和单位建立健全生产要素保障多部门协调联动机制,严格落实国家、省关于电力服务各项政策措施,组织开展供电服务进园区、进企业、进项目建设现场活动,宣传供用电政策,诊断用电情况,提出用电优化建议,提高用电效能,狠抓重点园区、重点项目供电协调服务,加快推进邦普、楚能、人福等重要园区、重大项目供电协调服务。
除此之外,全市加强工业品牌宣传推介,及时研究掌握当前国内外市场产品需求趋势,进一步打通国家、省对工业品市场需求信息渠道,学习浙江等先进地区经验,组织宜昌工业企业组团赴外地开展宣传推介活动,加强与平台公司、渠道商通力合作,鼓励企业参会参展,支持宜昌品牌在更广、更宽、更大的领域参与竞争合作。
三峡日报通讯员 经信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