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2月4日,《合肥市“提信心拼经济”若干政策措施》印发。政策该如何实施?具体细则如何? 2月8 日,市发改委公布《合肥市“提信心拼经济”若干政策措施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围绕支持产业链发展、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支持企业出海合作等五个方面,《实施细则》明确了具体扶持条件与补贴标准。
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
《实施细则》明确,自2023年2月4日至6月30日,个人消费者报废或出售本人名下在合肥市注册登记且符合相关标准的非营运性乘用车,并且在我市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注册的汽车销售机构购买非营运性新能源乘用车新车,需取得合肥市汽车销售机构开具的《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给予每辆车不超过5000元的财政补贴。
具体补贴标准为:售价5万元(含)到10万元的新车补贴1000元,售价10万元(含)到20万元的新车补贴3000元,20万元(含)以上补贴5000元。
值得注意的是,个人用户购买新能源新车,购买日期须在2023年2月4日至6月30日之间,购买日期以合肥市汽车销售机构开具的《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载明的开票日期为准。
支持企业出海抢订单促合作
为进一步帮助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举办境外展,《实施细则》明确,对2022年度进出口额6500万美元以下的中小进出口企业参加市商务局统一组织的线下境外展、境外经贸对接活动的,将给予单场展会(活动)最多2个9平方米以内标准展位(或者光地40平方米以内)展位费、人员国际机票费70%支持,单个企业单场展会(活动)最高不超过5万元。
策划推出“相约合肥”系列活动
今年以来,合肥消费复苏脚步加快,餐饮、旅游、电影市场人气旺盛,“暖”意十足。根据《实施细则》,我市将策划推出“相约合肥”系列活动。支持举办品牌消费、美食消费、大宗商品消费(含绿色家电消费下乡、汽车消费下乡)、夜间消费、云上消费等主题活动,对影响力大、带动性强、美誉度高的促消费活动,择优对活动投入费用给予30%的补贴,单场补贴最高不超过20万元,单个企业补贴不超过50万元。
此外,对影响力大、带动性强、美誉度高的文旅活动,由专家依据活动质量、活动规模、活动影响力大小等情况对活动进行评审,择优给予10万~20万元补贴,单个企业补贴不超过50万元。
大力促进来肥就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实施细则》明确了来肥就业人员的补助政策。针对2023年来肥新就业的企业外市籍员工(新就业人员2022年以来在肥无参保记录),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参保后,将给予500元/人的交通补贴及生活补助(初级工300元/人、中级工500元/人、高级工及以上800元/人)。
需要注意的是,申报企业需在新员工入职次月起3个月内向注册地县(市)、区(开发区)人社部门申请。其中,一次性交通补贴及生活补助政策执行期至2023年12月31日,申报对象不含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与一季度新增就业补贴可叠加享受,不与高校毕业生一次性面试补贴重复享受。
支持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协同
根据《实施细则》,我市将支持2022年度营收超50亿元的工业企业扩大生产配套企业订单,对年度执行市内非关联企业订单增量超过3000万元的,给予增量部分2%的补助,单户企业最高不超过500万元。
企业需凭经审计的2022年度企业财务审计报告、“企业2022年度完税证明确认表”“企业2022年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等进行申报。(潘子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