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从小就热爱文艺,演小品、讲故事、做主持、写书法,样样在行。38年来,他凭着对文化活动的热情和个人的文艺能力,坚守在当涂县太白镇综合文化站,成为了当地有名的笑星、策划人,丰富一方百姓的文化生活。
他就是“中国好人”、当涂县太白镇综合文化站站长吴家龙,也是全市乡镇文化站站龄最长的站长,曾被授予“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从青丝到华发不变的是热爱文艺
吴家龙从小热爱文艺活动。1985年,我市招聘一批文艺人才充实乡镇文化力量,21岁的吴家龙来到原龙山桥镇文化站工作。从青丝到华发,吴家龙在乡镇文化站一待就是38年,始终保持对文艺事业的热爱。
“人员不足、经费紧张、场所有限、设施简陋,很多事情难以落到实处?!蔽饧伊寡裕サ幕阄幕ぷ髅媪俨恍〉奶粽?。但吴家龙没有丝毫退让,天生笑盈盈的他总能克服困难,而且越干越起劲。
记得有一次,吴家龙为了编排一台演出,跑了好几个村,才凑齐了一班“演艺人员”。吴家龙像教自己的孩子一样,耐心地给他们编排动作。为了让节目有影响力,吴家龙拉着大家在附近几个村子巡回演出。渐渐地,文化站的名气越来越大,参加活动的村民也多了起来。
之后,吴家龙又挑选了几个节目参加了市里、县里的比赛和演出,获得了不少荣誉。打那以后,文化站一有活动,文艺爱好者们就踊跃报名,积极参与。
从1987年开始,吴家龙连续五年举办农民春晚。他台下当导演,台上当主持、表演节目样样来。乡亲们就喜欢看他演出,亲切地称他为“笑星”。
2006年以来,乡镇和村里的文化站、文化广场越来越多,各种文化活动和演出丰富多彩,这让吴家龙备受鼓舞。如今,吴家龙更忙了,舞蹈队、锣鼓队、篮球队、秧歌队、健身队等,整个太白镇的文化活动被他“折腾”得风生水起。有时候来不及提前安排,半天工夫他就可以组织一台具有地方特色的文艺演出。
从建设到繁荣找到的是“家”的归属
走进太白镇,浓浓的乡土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处处是一派悠闲自在、幸福祥和的生活美景。太白镇鑫龙村村民吕荣英说,“以前晚上没什么事做,自从文化站建起来后,我们有空就来广场上跳跳舞、唱唱歌,生活特别充实!”
吕荣英所说的文化站,就是太白镇综合文化站。该站于2009年9月动工建设,2011年1月交付使用,总投资1200多万元,占地面积13337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靶抡窘ǔ梢岳矗约河辛擞梦渲?,搞活动也更有激情了?!蔽饧伊?。
10多年间,在吴家龙的策划下,太白镇先后举办了多届农民文化体育节。在农民文化体育节中,吴家龙都是担任总导演?!拔颐窍衷谥氐愦蛟斓呐┟裎幕逵冢恳唤於加兄魈?、有特色、有创新?!蔽饧伊孕诺厮?。每一届文体节都“农味”十足,农民诗歌吟诵、负重赛跑、广场舞、民俗表演等节目,吸引了众多群众积极参与。
吴家龙表示,在乡镇搞文化工作,其实有很多窍门,不只是要服务好群众,还要让文体爱好者能找到“家的归属”。
侍光明是太白镇篮球队的教练,说起打球的事他很兴奋。“想当年,要不是吴站长‘逼’着我组织农民篮球协会,我们哪能代表马鞍山参加全省农民篮球比赛?”侍光明说。
今年72岁的任元良最大的爱好是写诗。说起写诗,老人兴致勃勃,“农民诗歌兴趣组,你在哪里听说过?咱太白镇就有!”吴家龙把该镇20多个诗歌爱好者组织起来,为他们订诗歌杂志、办诗歌吟诵会,还要为他们创办诗刊、出诗集。
正是真情的服务,文化站才能获得群众的喜爱,找到“家的归属”。就连吴家龙自己也说,“这么多年来,自己忙忙碌碌,虽然没有干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但是感觉很充实、很满足?!?/p>
记者?任德玲?通讯员?孙园/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