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一座好人遍地、好人辈出的城市。
他们当中,有“最后一口气要在讲台上呼出”的叶连平,有义无反顾舍身救援的消防战士彭迪,还有捐献积蓄为家乡搭桥铺路的姜业兰……在雷锋精神的感召下,一江两岸频频涌现出一批批新时代“雷锋传人”,他们爱岗敬业、助人为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今年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60周年。60年来,学雷锋活动在马鞍山持续深入开展,雷锋名字家喻户晓,雷锋事迹深入人心,雷锋精神滋养着一代代市民的心灵。“把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在一江两岸蔚然成风。
凝心铸魂
2月10日,马鞍山市第四届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决赛在市志愿服务中心举行。志愿者代表们纷纷走上舞台,以现场路演的方式展示志愿服务风采,讲述了一个个暖心故事。
“河”颜悦色志愿服务项目,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学生保护马鞍山“母亲河”慈湖河的意识;“和州红”公益超市、公益餐厅志愿服务项目,让志愿力量覆盖乡村振兴、助困、助学、助老、助残等领域;“花姐在线”志愿服务项目,积极开展防校园欺凌、反电诈宣传,发布社会信息,宣传身边榜样,参与应急救助……
红色的马甲,是志愿服务的“标识”。志愿者的形象与雷锋精神一脉相承。他们穿着红马甲、戴着小红帽、举起小红旗,或在街头巷尾,或在乡间小道,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
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群众所需所盼,畅通服务渠道,精准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推动文明实践落地生根,用一次次暖心服务、一桩桩惠民实事,努力画好志愿服务的最大“同心圆”,精心打造便民利民的生活“服务圈”。
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6个、所46个、站575个、行业站点236个,实现全域全覆盖。全市拥有各类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2186支,志愿者超58万人,服务时长记录超470万小时。
向上向善
每天清晨,在湖东路第二小学路口的“好人岗”前,人们总能看到一位穿着红马甲的老人,站在慢车道边,护送小学生安全通过马路道口进入学校。这位老人叫吴祥禄,尽管今年74岁了,但他每天早上坚持护送服务。
近年来,我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大力培育“好人精神”,持续推进“十个一”好人文化工程建设,即一座好人馆、一条好人街、一本好人书、一片好人林、一排好人长廊、一批好人岗、一支好人七彩志愿服务队、一张好人卡、一个好人基金、一组大剧院好人专座等,积极传播真善美、传递正能量,引导全社会形成鲜明的“德者受尊、好人好报”的价值导向。
2019年以来,市文明办每年都开展“好人行”系列宣讲巡展活动,在全社会营造崇尚先进模范、学习先进模范、争做先进模范的热潮。宣讲的好人们纷纷表示,“我们要传承红色基因,当好新时代文明播种机,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种子在广大群众心头开花结果。”
截至目前,全市已培育涌现出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获奖者3人、安徽省道德模范11人,荣登“中国好人榜”100组105人、“安徽好人榜”89组(93人)、“马鞍山好人”680人(组),评选产生市精神文明“双十佳”505人(个)。
以文化人
2月23日,由市委宣传部、宝武马钢集团、安徽演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出品,省话剧院、市艺术剧院联袂表演的话剧《炉火照天地》在安徽大剧院成功首演。当天,受邀劳动模范、道德模范、中国好人等先进代表及企业职工、机关党员干部、高校师生代表现场观看了演出。
跌宕起伏的剧情、直抵心灵的台词、精心设计的舞美、生动细腻的表演……两个多小时的演出,令观众身临其境,共同感受着60多年来马钢人艰苦奋斗、钢铁报国、矢志不渝的奋斗精神和奋进步伐。
以文化人,润物无声,人人都可以在岗位上践行雷锋精神,唱响新时代雷锋之歌。近年来,我市深入实施重点文艺项目、戏剧创作孵化计划,加快补齐城乡公共文化服务短板,强化优质内容供给,不断加强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方面,我市一体化推进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等创建活动。在全市广泛开展“扣好人生第一??圩印钡戎魈饨逃导疃埂扒抗葱擞形摇薄巴南虻场钡然疃?,参与的未成年人累计达20多万人次。
在马鞍山这座好人之城、德善之城、温暖之城、文明之城,还有成千上万的“雷锋传人”,正身体力行地将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永不褪色的雷锋精神,正成为推动马鞍山高质量发展深沉、博大、雄浑的精神力量。
记者 任德玲 通讯员 周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