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医”线护佑百姓健康
我市提升服务能力增强群众看病就医获得感
>>核心提示
习 近平总书记3月5日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抓实抓细新阶段疫情防控工作,认真落实“乙类乙管”各项措施,持续加强公共卫生、疾病防控、医疗服务体系建设。
健康,是事关民生福祉的重要基础。今年我市将持续深化院前急救体系改革,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健康需求。
筑牢生命通道
近日,一场新购救护车交车仪式在肥西县急救中心举行。新增的10台救护车就位,标志着肥西县院前急救能力再上新台阶。
为提升肥西县院前综合救治能力,肥西县卫健委高效推进新购救护车项目。目前,该县急救中心共配备救护车37台,调度人员、随车人员、驾驶人员共计47人,建有覆盖全县的120指挥调度系统,下设4个乡镇急救站点,实现急救指挥标准化、快速化和信息化,有效应对各类应急突发事件。
“县急救中心要遵循‘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原则,完善急诊急救工作制度,加大工作人员培训力度,提高接线人员沟通能力和随车人员处置能力,形成院前急救与院内急救有效融合。”肥西县卫健委主任刘贤俊表示,肥西县争取打造15分钟急救圈,为百姓搭建院前急救的“生命通道”。
“120”是救死扶伤的民生工程。据悉,去年我市急救中心全年呼入呼出电话101.82万次,派车15.33万次,救治转送患者12.89万次,24小时最大出诊量915次;全年中心救护车行车总里程265.8万公里。市急救中心开展满意度回访10.99万次,满意率和基本满意率达99.61%;全年合计共派出715个车组参加各类社会活动保障,为保障市民健康和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据了解,我市将全面深化院前急救体系改革,强化市县联动,完善全市互联互通的“120”指挥调度体系,力争今年实现急救站点乡镇社区全覆盖。同时,强化专兼结合,用好基层医疗卫生力量,加大专业人才引培力度,打造反应灵敏、作风过硬、本领高强的急救“铁军”。并将健全“院前急救”和“院内救治”的闭环链条,努力让“生命通道”更加便捷高效通畅。
就近享受医疗资源
“宝宝既然来了,我们就要想尽所能救他?!比涨埃诎不帐「居妆=≡海ê戏适懈居妆=≡海?,沪皖专家携手成功救治了一名腹裂畸形新生儿。
此前,合肥市人民政府、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安徽省妇幼保健院举行三方签约,成立“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心脏中心安徽分中心”。目前,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派出名医到安徽常态化坐诊。仅3月11日和12日,两地专家就携手为5名合肥及周边地市的先心患儿成功进行了心脏手术。
“沪皖医疗合作让安徽的患儿足不出省就能得到一流的医疗技术治疗,切实享受到‘大病不出省’的便利,满足了患儿的就医需求?!卑不帐「居妆=≡旱澄榧橇趸匀绱吮硎?。
3月9日,上海市胸科医院合肥区域心胸疾病诊疗中心在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揭牌。随后,由肿瘤外科、胸外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心内科、心外科组成的专家团队即在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特需门诊坐诊,现场为预约患者问诊,并前往病房进行重点查房,对患者后期治疗提出建议,耐心为住院患者答疑解惑。
此次揭牌,意味着上海市胸科医院与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正式牵手合作,让合肥本地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上海专家的医疗服务。
近年来,随着沪皖医疗合作联系的加深,合肥市多家医院积极与省外优质医疗资源携手合作,减少了患者跨省跨区域就医的不便。
“习 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家门口的优质医疗资源服务越来越多,群众看病就医更便捷省心。下一步,我市将针对群众不断增长的医药卫生新需求和医药卫生发展的新趋势以及面临的新挑战,着力进行探索创新,提升医疗管理水平,提高服务质量,增强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获得感。(许露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