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东至县官港镇中心学校本部小学举办“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主题教育报告会。图为镇关工委“五老”志愿者应邀向学生宣讲陈仲亭烈士事迹。通讯员张登会摄
??英烈是民族的脊梁、时代的先锋,每一个英烈事迹都应该永远被铭记,每一份英烈精神都值得被传承。清明节到来之际,池州各地“红色守护”小分队队员纷纷来到当地烈士墓前,通过敬献鲜花、擦拭墓碑、清理杂草等方式祭奠烈士,传承红色革命精神。
??守护“红色星火”
??贵池区唐田镇八一村刘家岗集中安葬了54名英雄烈士。2012年,唐田镇党委、政府在刘家岗烈士墓群处修建了八一革命烈士陵园,并于2019年6月再次实施整修,两次投入资金200万余元。
??时间拉回到1949年4月,渡江战役打响后,解放军为追剿残敌,在唐田镇八一村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48名解放军指战员英勇牺牲。战斗结束后,牺牲的烈士由附近村民就地安葬在大坑河坡。1953年春,村民们将这48名烈士连同大溪林和施家山6名烈士,一道移至刘家岗墓地重新安葬并立碑。70多年来,八一村村民接力守护烈士墓,用实际行动缅怀先烈,传承革命精神。1986年开始,每隔一段时间,八一村退伍军人王云开都会到烈士墓“看看”,渐渐形成了一种习惯,37个寒暑从未间断。王云开说:“当年,革命先辈为解放全中国,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如今,我守护着烈士墓,希望红色精神跨越时空永远流传,激励后人前行。”
??像王云开一样数十年如一日,义务看护烈士墓群的村民还有很多。如今,八一村成立了一支由老党员、退役军人等10余人组成的“红色守护”小分队,常态化守护烈士墓。
??2022年清明节前夕,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市教体局、池州军分区政工处、团市委等七部门联合开展保护散葬烈士墓——“红色守护”活动,由基干民兵、退伍军人携手乡镇干部、少先队员等人员组成一支支“红色守护”小分队,及时对墓碑及周边环境卫生进行全面仔细清理。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开展“红色守护”专项行动800余次,培养骨干力量200余人,带动各界群众8400余人次参与。
??优待烈士家属
??3月31日,青阳县“红色守护”小分队队员、退役军人蒋为胜和志愿者何有玲、刘娟、程晨来到蓉城镇程沛林家,送上由当地老师按照程沛林口述,为其烈士父亲程新荣所画的画像。
??程沛林看到画像眼泪夺眶而出,并不停用手抚摸着父亲的画像。他激动地说,“能够在清明节前这个特殊时间节点,收到父亲的画像,感觉非常亲切和宽慰?!?/p>
??“为了完成英烈亲属再见英烈容貌的强烈愿望,让英烈精神更加深入人心,我局持续开展为烈士画像活动,圆烈属‘团聚梦’?!笔型艘劬耸挛窬钟糯艨瓶瞥ふ胖撬?。
??除了送烈属画像,我市还积极开展“红色守护——致敬英雄母亲”活动,向烈士母亲送上鲜花、慰问金和生活用品,组织开展居家关爱、陪伴等红色志愿服务,把关爱烈士家属工作落到实处。
??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详细了解每位烈士母亲的身体和生活状况,对她们面临的实际困难,予以及时协调解决。由池州军分区政治工作处牵头,我市军地还联合组织开展了英烈父母短期疗养活动。
??一直以来,我市始终坚持做好烈属优待工作,带着感情关心关爱烈属,切实增强他们的获得感、荣誉感和幸福感。2016年,我市在全省率先实行烈士遗属优待“两个100%”,即优待金标准和优待面均参照义务兵家庭100%兑现。
??传承英烈精神
??截至目前,全市共有烈士陵园?;す芾淼ノ?个,县级及以下零散烈士纪念设施279处(261处零散烈士墓和18处零散烈士纪念设施),均按照“五有”标准进行就地管理维护。连日来,我市各地各单位充分利用烈士纪念设施,积极开展清明祭扫活动和爱国主义主题教育,缅怀烈士功绩,弘扬革命精神。3月27日下午,石台县“红色守护”小分队队员、退役军人李拥政和志愿者李栋赴池州生态经济学校指导学生开展“2023·崇尚”网络祭扫活动,宣讲革命烈士事迹,引导青少年学生崇尚英烈、学习英烈、争做先锋。
??3月30日上午,东至县木塔乡人武部联合乡退役军人事务站,组织辖区部分退役军人及基干民兵开展“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清明祭扫活动。民兵汪润甫感慨道:“作为一名民兵,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承先烈遗志,传承红色基因,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贡献个人力量。”
??为更好地缅怀革命英烈、弘扬革命精神,近年来,我市建立了英烈故事库和宣讲人才库,组织开展英烈故事进机关、进企业、进校园、进社区、进军营“五进”活动,邀请红色宣讲团、优秀讲解员、英雄模范、烈士遗属为群众讲述英烈故事,并利用新媒体进行传播,全社会尊崇英烈的氛围日益浓厚。
??“池州共有2000余名烈士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无私奉献、英勇牺牲。每名革命烈士都是一部生动的红色教材,学习他们的先进事迹,既是对烈士事迹的传播,也是对革命精神的传承?!笔型艘劬耸挛窬值匙槭榧?、局长汪海船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