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宿松“扭扭车男孩”张亮依靠自己组建团队设计制作的仿生外骨骼,终于实现了独立行走的愿望。
“用脚触地走路的那一瞬间,从脚心传到大脑的感官冲击力非常震撼,站起来之后整个视角都发生了变化,看之前熟悉的场景都会觉得非常新鲜?!痹谑盏椒律夤趋朗滴锖?,张亮便迫不及待地尝试穿戴。
第一次正式行走,张亮特意在地上做了标记,这一次他走了16米。为了这一天,他等了22年。“玉骨淬火,百炼成钢。敢教万刃寒山,不敌我身作剑。终于,我还是站起来了?!钡碧欤帕猎谖⑿排笥讶锓⒉剂俗约赫玖⒆诺淖耘氖悠?,并如是配文。
“仿生外骨骼穿戴在我的外衣之下,用绑带固定在我的两条腿上,从外观上看不出来什么,而且整套装备非常轻便,只有四、五个鸡蛋重?!蹦壳埃帕撩刻旒岢肿龈┪猿?、仰卧起坐等康复训练,预计一个半月后就将如普通人一样正常行走。
2022年高考结束后,张亮就曾远赴天津求医,不过高昂的手术费以及漫长复杂的治疗过程,让他望而却步。在被安徽工程大学录取后,他一直在寻找让自己站起来的办法。去年12月,张亮偶然了解到仿生外骨骼帮助行走不便人士重新站立起来的成功案例,这让他心潮澎湃。
起初,张亮考虑过找专业公司定制一套仿生外骨骼,但询价得知需要将近30万元,于是他决定自己设计制作。他召集了8位涵盖电气工程、计算机、机械制造、物联网等多个专业方向的同学,成功组建起一支研究人体骨骼的项目团队。团队成立后的首个项目就是设计一套人体下肢仿生外骨骼,作为张亮站立行走的辅助器具。
考虑到时间和成本等因素,张亮决定利用3D打印技术来完成设计方案。当地医院帮助他完成了全身CT扫描数据采集,3D打印园又帮助他完成了三维建模,最终经工厂生产出一套适合张亮的仿生外骨骼。张亮介绍,目前他穿戴的仿生外骨骼是兼顾便携性、适配性,利用碳纤维材料制作的第三代仿生版本。
张亮表示,他将在自己身上对外骨骼的实际应用场景进行试验,并希望在技术进一步完善成熟后将外骨骼的设计方案对社会公开,让更多“脆骨病”患者也能站起来。(全媒体记者 白萍 实习生 马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