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省委宣传部4月13日上午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我省将聚焦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创新型文化强省,为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高扬思想旗帜
坚持不懈凝心铸魂
我省将持续深入开展党的创新理论学习教育计划,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学习制度,深入开展“举旗帜·送理论”专题宣讲,计划推出《理响新时代》第7季等融媒理论节目。
同时,与中央有关媒体合作办好深入学习贯彻党的 二十大精神理论研讨会等高端研讨活动,组织社科“五路大军”深入研究“非凡十年”的安徽成就、中国式现代化的安徽实践、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在契合性的安徽篇章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推出更多高质量成果。
我省还将把经济宣传摆上突出位置,深入开展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三地一区”、三次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等专题宣传,实施安徽新时代重大事件、重大工程新闻纪录工程;打造安徽名人、学术、文学、艺术、文物、非遗、建筑、科技等系列文化标识,构建新时代徽风皖韵文化标识体系,吸引更多人看到安徽、读懂安徽、投资安徽。
强化价值引领
培树社会风气风尚
为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培厚道德沃土、凝聚文明力量,我省将常态化制度化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加强党的革命精神宣传阐释,深化“四史”宣传教育,创新举办“皖若春风”系列思政活动;深化“践行核心价值、打造好人安徽”主题实践活动,宣传推选道德模范、岗位学雷锋标兵等先进典型,在全社会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良好风尚。
高标准、常态化推进全域文明创建,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深化网络文明建设,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管用育融”一体化发展,实施文明实践“十百千”工程,重点培育打造10个示范中心、100个示范所、1000个示范站,开展“党的声音进万家”主题文明实践活动,着力打造新时代基层思政工作的主平台、党和人民群众的连心桥。
繁荣事业产业
满足精神文化需求
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品质生活,我省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实施文化创作高质量发展工程,精心打造黄梅戏《三姑娘上岸》、电影《青春年代》、电视剧《生命繁花》、广播剧《种子密码》、图书《考古安徽·先秦篇》等,组织全国文艺名家看安徽活动,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
持续优化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布局、资源配置和运行机制,创新开展“送文化年货”、乡村“村晚”、“文化惠民消费季”等群众性文化活动,深化全民阅读活动,推进公共文化数字化普及;发展高能级文化产业,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促进文化产业与数字经济、实体经济、旅游经济深度融合,大力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培育“皖字号”文化产业主力军,不断激发新活力、营建新优势、制胜新赛道。( 许露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