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市就业创业促进中心印发《2023年攀枝花市就业创业服务工作要点》,聚焦7个方面工作,明确目标方向,突出靶向引领、精准施策,确保全市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为全面建设产业兴、城市美、万家和的幸福美好攀枝花贡献就业力量。
聚焦保障民生,全力抓好稳就业保就业工作。市就业创业促进中心将大力实施就业促进民生工程、持续深化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主动推进政策落实落地落细、做细做实重点企业用工保障服务、擦亮“职等你来·就在花城”公共就业服务品牌、做优就业形势分析研判、加大政策和工作宣传力度,确保全年完成城镇新增就业2万人以上,失业人员再就业5500人以上,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200人以上,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新增外地来攀就业人员1万人以上。
聚焦中心大局,倾力实施“消底、提低、扩中”专项行动?!跋住狈矫?,我市将把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和确保农村脱贫家庭至少有一人就业作为“消底”的重点,做到有底数、有制度、有具体举措、有实实在在效果,对市场就业有难度的弱劳动力或半劳动力,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实施托底安置,做实“消底”工作。同时,深化劳务开发,强化农民工服务保障,促进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增收,做好低收入群体职业技能培训,不断提升低收入群体就业增收能力?!袄┲小狈矫?,将技术工人、中小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高素质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作为“扩中”重点服务对象,从就业促进、创业扶持、技能提升、政策落实等方面久久为功、持续发力,推动更多群体跨入中等收入行列。
聚焦重点群体,做实做细就业援助工作。扎实开展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服务攻坚行动,确保2023年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联系率和帮扶就业率不低于95%和85%。鼓励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确保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规模保持在7.7万人以上。对就业帮扶基地、就业车间、就业工厂等帮扶基地在现行政策基础上给予更多政策支持,发挥好公益性岗位托底作用,确保脱贫人口就业规模不低于1.32万人。出台重点群体就业援助工作方案、就业援助基地认定和管理办法等,今年认定就业援助基地不少于10家。
聚焦提质提效,全面提升创业带动就业工作。围绕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试验区,聚焦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通过完善落实创业政策,优化创业服务,支持更多重点群体投身创业活动。继续实施创业孵化基地创建和升级行动,以服务重点群体创业、生存性创业为根本,以提供创业培训、创业指导、创业场地、政策落实、金融支持等系列服务为主线,提高创业成功率为目标,突出抓好市级、县(区)级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力争认定市级创业孵化基地2家、县(区)级创业孵化基地5家。结合建设“天府第二粮仓”和发展我市特色农业,布局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的返乡农民工创业园,各县(区)至少建设1个返乡农民工创业园;依托街道(乡镇)、工业(农业)园区、社区(村)、高校建设20个“花城微创园”。优化和规范创业担保贷款资格审核和贴息经办流程,引导小微企业按政策规范用工,提升创业金融支持力度,确保新增发放创业担保贷款不低于2.9亿元。
聚焦提升质效,积极开展就业创业培训工作。对接市场岗位需求和劳动者培训意愿,以重点就业群体为主体,以高校学生技能培训、专项技能培训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为重点,全年组织开展技能培训1.52万人次、劳务品牌培训3000人次。组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师“马兰花”中国创业师资培训、网络创业师资培训,充实我市创业培训师资力量。
聚焦基金安全,强化失业保险政策落实工作。确保失业保险省级统筹有序推进,畅通线上线下申领渠道,推进服务事项一窗通办、一网通办、异地通办,确保失业保险各项待遇应发尽发?;涫翟笪雀谡?,推动稳岗返还、一次性扩岗补助等政策,全面实行“免申即享”“直补快办”。
聚焦党建引领,深入推进全面从严工作。大力加强党建引领、从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常态化推进行风建设、强化干部队伍建设,扎实开展“四项整治、四大行动”,即开展“服务态度生硬、办事手续繁琐、业务下沉不到位、网上操作不便捷”四大问题专项整治,开展“领航行动转观念、快办行动提效率、提能行动强本领、创新行动优服务”四大行动,加强网上办事大厅、“四川e就业”等网上服务平台推广,引导群众线上办理业务,力争柜面替代率达到50%以上,最大限度方便群众,努力提高群众认可度和体验感。(记者 晏洁)
审核: 刁琴责任编辑: 杨正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