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的姐弟俩,返乡一个种菜、一个卖菜……十年来,姐弟俩将种植的大棚蔬菜规模扩大到380亩,辣椒、茄子、花椰菜等多个品种获得国家绿色产品认证,带动周边30户近100位村民就业,帮助10户顺利脱贫。姐弟俩就是1月份“铜陵好人”、枞阳县江心洲的余青青和余永斌。
姐姐余青青毕业于合肥师范学院,曾在广州从事教育培训工作;弟弟余永斌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曾就职于合肥江淮汽车从事模具设计工作。原本走出“孤岛”,融入城市的姐弟俩,却带着家人的期待和外人的不解,作出回乡种菜的决定。
余青青的父母早年在外做蔬菜生意,随着年龄渐大,有了回乡种菜的打算,但苦于缺乏技术和人手,老两口把希望寄托在儿女身上。在他们看来,姐弟俩脑子活、学得快,又都上过大学,只要他们肯干、会干,将来一定有所作为。
当父母提出他们的想法时,姐弟俩一口答应。2014年,他们一同辞职回到洲上,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流转了200余亩土地,仅用1个月的时间就搭好了20多个大棚,当年底就种上了首批蔬菜?!案栈卮謇镏植?,很多人不理解,我们就想着把蔬菜种好,让大家知道,种菜也能种出大名堂?!庇嗲嗲嗨?,他们分工也很明确,她负责种植和管理,弟弟负责销售和送货。
每天凌晨2时多,余永斌就开着小货车出发。从市区回来差不多是上午10时了,短暂的休息后,下午1时多再到基地装菜,送到邻市的一个大型菜市场,下午6时左右赶回家。
相比弟弟的奔波,余青青的工作则更加固定,但这种固定却并不简单?!霸缟?点多起床,蔬菜要早点采摘,准备好摘菜、装菜的各种工具,工人们来了就可以直接摘菜,节约时间?!庇嗲嗲嘈ψ潘担靶量嗍强隙ǖ模Φ靡灿芯ⅰ!?/p>
在稍显凌乱的办公室兼会议室里,摆放着各类蔬菜种植、病虫害防治的专业书籍。“要想当好农民,光靠吃苦是不行的,还要懂技术、会管理,眼界也要放得长远些?!闭馐怯嗲嗲嗾庑┠曛植说贸龅木?。对大白菜、辣椒、茄子等各种常见蔬菜的特性,余青青如数家珍?!白羁家彩鞘裁炊疾欢?,就靠这几年,父亲带一带,自己看书,也请专家到基地来教学?!庇嗲嗲嗨?。在蔬菜基地的前4年,每年都要花钱从外地请种菜专家,有时候一来就是几个月。“基本上每年2位,4年请了8位专家,我一边学一边从实践中再摸索?!庇嗲嗲嗨?。
返乡创业10年来,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各项政策对农村、农业、农民的扶持,为姐弟俩创业插上腾飞的翅膀。经过不断学习,余青青现在已经是种菜的行家里手,每年能出产各种绿色蔬菜近2000吨。
为带动乡亲们一起致富,在基地用工方面,他们一直都坚持困难户优先。目前,长期在蔬菜基地务工的村民有20多人,用工高峰期每天高达100多人,其中曾经的10户贫困户人均年增收15000元,都因此顺利脱贫。为了帮助其他农户,姐弟俩还无偿为洲上蔬菜种植户提供苗种和技术服务,带动当地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
姐弟俩返乡创业,不仅为大学生树立了榜样,也为当地乡亲敲开了农业致富之门。2022年,余青青当选省劳动模范;2023年,余青青当选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余青青表示,作为一名“新农人”,要利用好江心洲的地理优势,继续扩大蔬菜种植规模,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带动更多的乡亲致富,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李莉)